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廣東沉香農旅隨記】體驗「世界沉香之都」電白沉香山“望、聞、問、切”之行
來源 :文旅匯報 | 記者 :管宥杰 整理 | 時間 :2025-04-10 | 48 瀏覽 : | 分享到:

圖/世界華文媒體受邀中國「沉香藥用與健康價值高端研討」年度盛會,共探產業發展新路徑。


    《文旅匯報》大陸新聞中心廣東茂名訊,3月30日-4月9日,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日前成功舉辦了「第四十四期沉香藥用價值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高端研討會」,來自美洲、歐洲、亞洲、非洲的30余家全球的華文媒體近50位社長、總編輯、攝影攝像記者齊聚「中國沉香之鄉」茂名電白區。不同領域的嘉賓齊聚一堂,圍繞「沉香香生活與產業靈魂:探索沉香藥用與健康價值」議題,展開對話與研討,為沉香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思路,共同見證電白「世界沉香之都」。

 

一、「中國沉香種植第一縣」和「中國沉香之鄉」榮譽稱號

    據瞭解,廣東茂名電白區素有「中國沉香種植第一縣」之譽,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沉香之鄉」榮譽稱號,全區沉香種植面積達13萬多畝;現有沉香加工、銷售企業約7000家,從業人員約6萬人。已經形成日化用品、工藝品、燃香、茶葉、香精、飲片、中成藥等七大類共100多種沉香產品鏈,沉香產業年產值近50億元(人民幣,下同),已成為電白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正加速向未來年產值100億元的目標大踏步邁進。


    此次高端研討會活動由廣東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主辦,沉香山集團電白公司承辦,並得到廣東省中藥協會中醫藥文化專委會、廣東省百歲養生研究所、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醫藥衛生健康專委會沉香產業聯合基地支援。


    盛會邀請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及各界專家學者參加,劉紀青教授率先從學術層面切入,系統且全面地闡述了沉香在傳統中醫藥學中的歷史地位與獨特功效,特別介紹,沉香在中醫的悠久歷史中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其藥用價值顯著。





    世界華文媒體的體驗「世界沉香之都」電白沉香山“望、聞、問、切”之行,也是此行重要目標,在如何通過媒體有效傳播沉香藥用知識部份,與會專家建言獻策,包括深入研究海外市場需求、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開展科普宣傳等一系列策略。此次研討會不僅增進了各方對沉香藥用與健康價值的深度理解,更為沉香文化的推廣與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開拓了全新的思路。

 

二、從歷史到現代的傳奇,考察瞭解沉香。


    電白沉香,是從歷史到現代的傳奇,因為地理位置優,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為沉香樹的生長創造了極為有利的自然環境,一年四季多雷電天氣,尤其是夏季雷擊頻繁,沉香樹因雷擊破壞而結香,這種獨特的自然條件自古以來就使電白盛產沉香。



    電白沉箱歷史悠久,廣泛用於朝廷貢品,故稱「宮廷禦香」和「電白貢香」。明朝時,沉香通過海陸絲綢之路暢銷全國及世界各地。亞洲華語文旅衛視孫亞軍教授調研後專文寫道:追溯中國人使用“香”的歷史,可上溯至上古時期,然而,真正使用“沉香”卻源自西漢武帝時期,《天香傳》有載:“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達蠲潔”。


    《香乘》中記載:“香最多品類,士交廣崖州及海南諸國。然秦漢以前未聞,惟蘭蕙椒桂而已。至漢武奢廣,尚書郎奏事者有含雞舌香,及諸夷獻香種種征異”,此處的“交廣崖州”則指今天的廣東、廣西及海南一帶。這說明,“沉香”進入中原,先是從皇室開始。自漢武而始,至南朝梁武帝建明堂,以“沉香祭天”,再至隋煬帝窮奢極欲以“沉香為山”而焚燒,長安城內百里飄香,至唐宋之時,皇家貴族、文人士大夫皆以“沉香”而顯身份的尊貴。


    中國的沉香發展史,從皇權走向民間,從祭祀走向生活,從應用走向典藏,每一步的轉變則顯現了沉香無與倫比的高貴,也彰顯了中國人豐富的香文化理念。


    從中國沉香的發展史著眼,深刻闡述中國沉香的千年史詩之變。從歷史意義上講,中國沉香多為人所知的則是“莞香”和“海南香”(俗稱“瓊香”),而“電白”沉香則“鮮有人知”,這並不是說“電白沉香”不出名,相反,“電白沉香”則是以“貢香”而名揚天下,它在中國沉香界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電白”之名的來源就是因為在這塊神奇而富饒的土地上盛產一種叫“白木香”的樹木,加之電白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年伴有雷電交加,故而有名“電白”。“電白沉香”有“貢香”之譽是與唐太宗有關,據《茂名縣誌》《電白志》《香乘》等書記載,唐·貞觀五年(西元 631 年),唐太宗召見電白冼夫人之孫、時任高州守將的馮盎,太宗問他:“卿宅去沉香遠近?”馮盎說:“宅左右即出香樹,然其生者無香,惟朽者始香矣”,這則典故說明,早在唐之前,電白區域就產沉香,同時,也說明沉香之所以香氣迷人,是因為它“惟朽者始香”。


    電白沉香自唐太宗之時,遂有“貢香”“禦香”之美名,歷代沿用至今。電白沉香自隋唐而顯名,備受歷代文人所愛,歷代電白人因“沉香”而受益,因“沉香”而 揚名。“電白沉香”因其尊貴而稀缺,也因尊貴而被奉為“沉香”至尊。我們解讀電白沉香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嶺南沉香發展史的縮影,從民間走向皇宮,從民間走向文人士大夫的案頭,從電白古港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電白沉香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代表了中國沉香在世界沉香中的地位。

 

三、成功舉辦沉香藥用與健康價值高端研討會,共探產業發展新路徑。


    廣東茂名市的電白區有中國沉香之都稱譽。目前已成功打造廣東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沉香專業鎮1個、沉香專業村5條。2025年電白區政府明確提出要打造「世界香都·浪漫電白」城市品牌。


    廣東茂名電白的沉香市場。沉香在宗教中廣泛使用,是世界五大宗教一致認可的香料以唯一能通三界的香氣而著稱。沉香是基督教三位先知帶來世間的沉香、沒藥、乳香之一。今天的電白區仍是全國著名的沉香集散地,觀珠鎮更以「中國沉香第一鎮」聞名。自2013年被授予「中國沉香之鄉」稱號後,電白沉香的品質和產業規模得到認可,「電白沉香」入選茂名十大文化名片。


    沉香的產業鏈,從種植、采香、加工、鑒賞、收藏、新產品開發大有可為的未來產業。作為「中國沉香之鄉」,電白區政府將打造百億沉香產業列為重點發展戰略,出臺專項扶持政策,給予沉香企業全方位支持,每年投入數千萬元,用於鼓勵沉香種植規模擴大、技術研發創新以及品牌建設推廣。


    另一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物流等配套,為沉香產品的流通與銷售打通經脈。通過系列政策舉措,為沉香產業的騰飛平台。電白區堅持將沉香產業作為鄉村振興主導產業,圍繞育苗、種植、加工、產品研發、品牌培育及文旅康養等多個環節,推進三產融合發展。

 

四、世界華文媒體的體驗「世界沉香之都」電白沉香山“望、聞、問、切”之行


    此次考察活動安排了“望、聞、問、切”之行,從沉香樹認種、生態貢香灸體驗、產業園實地考察等特色活動,旨在讓全球華文媒體共同講述「世界沉香都,浪漫電白城」的故事,推動電白沉香文化與產業在國際舞臺上影響力的提升。

 


    望之;諸多中醫典籍記載,沉香具備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腹部脹痛等症狀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而隨著現代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沉香中所含的多種活性成分也逐漸被揭示,這些成分對調節人體機能具有積極意義。


    辜學敏教授指出,沉香所散發的舒緩香氣,經證實不僅能夠有效減輕焦慮情緒,還能改善睡眠品質,同時具備淨化空氣的作用,已然成為提升現代生活品質的全新選擇。

 

沉香風雲人物官茂有先生送書《官茂有傳奇》

 

海南劉培衛教授精彩講座

 

茂名著名作家廖君以文學詮釋沉香文化

 

會議合影

 

    聞之;除了對沉香藥用及健康價值的探討,與會者還深入挖掘了沉香文化的深厚底蘊及其對現代生活的滲透。知名作家廖君通過文學作品對沉香文化的傳播,使得沉香的文化內涵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其藥用與健康價值也隨之深入人心。


    陸建國會長對當前沉香產業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剖析。他強調,茂名市電白區作為沉香產業的重要基地,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及相對成熟的產業鏈條。然而,產業在發展進程中也面臨著市場規範與品牌建設等諸多挑戰。為此,他呼籲業界各方加強合作,借助技術創新與市場規範等手段,攜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沉香品牌。

 

掛牌儀式

 

有幸結識臺灣妙熙法師

 

感謝亞洲華語文旅衛視孫亞軍教授對我的人物專訪

 

有幸結識亞洲華語文旅衛視總裁李毅先生

 

媒體和接待單位集體合影

 

感謝勾博士、賴副主席同框紀念十年友誼

 

來自馬來西亞、德國、美國的媒體團

 

    問之;幾天的電白區觀珠、沙琅鎮等地走訪,所到之處氤氳繚繞,煮茶焚香,無不散發濃郁的沉香文化香韻,有道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深感采香人得惠於上天的眷顧和賞賜,沉香渾身是寶,中藥治病,是胃癌特效藥,具有很好的鎮靜、安神、催眠、麻醉、鎮痛作用,目前以沉香組方配伍的中成藥有160種,幾乎成了萬能藥。

 

電白沉香協會執行會長黃德豐

 

電白沉香協會林錦珠秘書長

 

電白沉香協會副會長溫鎮先

 

楊李岳-溢盛奇楠

 

謝蘭京夫婦的京香緣

 

    切之;據悉電白人從事沉香有1000多年的歷史,一個不到200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30萬,基本上家家有人經營沉香,沉香從“爛木頭”到“植物鑽石”的華麗轉身,離不開一位沉香傳奇人物-官茂有,他以一己之力,彙聚各種力量,將國家藥典中沉香含油量從15%降到10%,普通采香人的大手筆書寫沉香業之奇跡,官茂有是沉香界的一塊金字招牌,文化招牌,他利用在沉香界的影響、地位和技能,無私幫助很多人,經過他直接幫助的人高達上萬人,其中最為得意的弟子要數汪科元。



    現如今花甲之年的沉香山集團公司董事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國際沉香聯盟創會執行會長汪科元精神飽滿,一直陪同記者走訪種植基地、工廠、園區,向海外華文媒體詮釋起電白沉香山文化如數家珍,津津樂道。


茂名市電白區沈香協會會長汪科元,歡迎中國沈香愛好者和世界華文媒體前來電白考察。

 


 

五、沉香傳承致力於沉香一二三產業鏈集群的發展


    汪科元會長,致力於沉香一二三產業鏈集群的發展、名貴中藥材溯源道地茂名伽楠香藥用價值及仿生元宇宙的研究和推廣、產品研發。自1978年從業沉香、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便投身於沉香種植,在觀珠、沙琅鎮荒山野嶺種植300萬株,三萬畝,投資中藥材基地1億元。一年可供幾百萬株香苗,2012年電白獲得“中國沉香之鄉”美稱,對產業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在沉香科研、科普香能量與心能源+仿生元宇宙+弘揚香文化與產業、產品研發、推廣、教育、智慧財產權保護及沉香界行業協會積極交流均有顯著貢獻。



    最著名的品種叫奇楠香,為沉香中的極品,也稱棋楠、瓊脂、迦楠。早在2000年,沉香正式進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植物紅色名錄》,據統計從2009年至今,天然沉香的價格漲勢驚人,連續數年以超過30%的幅度增長,收藏的沉香原料價格每公斤已經漲到百萬元以上。


    通過社會活動和公共事務,著重推動中醫藥與沉香產業的三產融合,挖掘名貴道地中藥材、溯源原產地“上好沉香”茂名《伽楠香》也是“奇楠、綠棋、棋楠、迦邏”等譯名,並弘揚嶺南地區巾幗英雄冼太夫人與晉代名醫潘茂名的沉香醫療與保健實踐、懸壺濟世治病救人、抗瘟疫與《本草備要》汪昂醫聖善用伽楠香治療疑難雜症。

 


圖/電白沉香協會第四次換屆再次當選會長。


    47年沉香生涯,專業、宣導的沉香三產融合中醫藥、治未病、大健康、香生活“生態貢香-能量空間“沉香守神”+仿生元宇宙”等多個產業鏈集群,展望萬億級願景發展,做好道地名貴中藥材茂名伽楠香母樹種質資源保護、優選優質良種擴大種植,貫徹國家“百千萬”工程幫扶,滿足人們的香生活、香文化、香大健康進入千家萬戶,創導:伽楠香、生態香,電白沉香世界香都。


您看,沉香渾身都是寶!


 

沉香蒸餾過程

 

沉香茶葉烘培

 

沉香手鏈車間

 

沙垌沉香檢測中心

 

沉香苗、手串生產線、待加工的沉香樹材


 




汪科元簡介:


    粵港澳沉香產業聯合基地主任/茂名市電白區沉香聯合會名譽會長-沉香協會會長;茂名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榮譽主席/原茂名市政協第六屆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國際沉香聯盟創會執行會長(沉香產業分會副會長)、中國中藥協會種養殖專委會副理事長(廣東工作站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骨傷科專委會副會長、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沉香產業工作委員會執行會長、中華文化促進會香文化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藥協會中醫藥文化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海南省墨子慈善基金會名譽會長/海南省沉香產業聯合會副會長;國營企業經理/《沉香山》品牌創始人/海南香都沉香山產業/香港沉香科技等集團董事長。



    出版《中藥瑰寶-沉香》《眾香國裡話沉香》《香藥》《香藥無價》。2002年《電白縣十大傑出青年》;2012年《全國科普興村惠農帶頭人》;2022年《全國沉香行業領軍人物獎》;2022年《莞香會》沉香行業領軍人物獎;電影、短視頻《沉香山》;總策劃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參與者;中醫藥推廣國醫大師合作研發養生香產品;沉香產業科研專案與專利申請參與者;沉香產業鏈集群三產融合發展推動者;中日香文化交流代表;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醫藥衛生大健康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山集團產業園掛牌:粵港澳沉香產業聯合基地);上海交大人文學院《中華藥香師》項目講師;與人民英雄、國醫大師張伯禮院士共同參與全國健康文化大會連續三年主題講《沉香》;2020年12月高端對話《沉香》;2021年12月創造《沉香》品牌;2023年10月再次專題訪談高品質發展《沉香》。


    首屆沉香年例、三月三文化節暨首屆拜祭軒轅皇帝祈福活動及茂名伽楠沉香展;茂商品牌展-紅荔伽楠沉香音樂會暨《沉香山大講堂》;國慶中美中醫藥香山(沉香山+三藩市)講座,海南沉香藥用價值+健康價值論壇承辦;莞香十四屆一+仙遊沉香博物館慶典舉辦全國沉香會長聯席會議主持人、主講-沉香山大講堂,已辦四十四期。


    大年初七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支援舉辦“電白沉香年例”暨學術沉香藥用、健康價值與香生活才是發展產業靈魂。3月22-23日首次與美國針灸聯盟劉主席、香港嶺南醫學會暨港九中醫師公會王會長及《沉香山大講課》四十期沉香藥用與文化學術交流和展望未來,國家發改委原司長馬最良的重要講話。

 

六、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搭建沉香山文化新的交流合作橋樑。


    來自世界各地的二十餘名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日前特別前往廣東茂名電白區考察,包括有美洲、歐洲、亞洲、非洲的30余家華文媒體近50餘人,共同探索電白沉香的魅力!

 


圖/世界華文媒體與沉香山集團合影

 

主席吳治歐先生簡介

    吳治歐出生於臺灣,畢業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擁有超過40年的新聞從業經驗。曾在臺灣公營媒體《臺灣新生報》擔任總編輯,後移居美國,先後擔任《洛杉磯天天日報》社長以及《美洲臺灣日報》創辦總經理等職務。作為資深新聞人,他深耕於中美之間的新聞傳播與文化交流。吳治歐現為《拉斯維加斯新聞報》及《新華雜誌》的創辦人及社長,致力於推動華文媒體在全球範圍的傳播與發展。

 

圖/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主席 吳治歐

 

圖/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副主席 賴連金

 

    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成立於1998年,並在加拿大聯邦政府註冊(聯邦註冊編號:350615-1)。協會目前擁有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家理事媒體,已發展成為世界新聞史上首個全球性中文媒體專業協會,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


    該協會於1999年10月11日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成立大會(相關報導見《環球時報》1999年10月22日第12版,《人民日報》駐加拿大特派記者鄒德浩撰文報導)。時任加拿大總理讓·克雷蒂安(Jean Chrétien)專門發來賀詞,對協會的成立表示祝賀。


    國際中文記者聯合會(聯邦註冊編號:997632-9)則成立於2016年12月,主要宗旨是為全球範圍內的中文記者提供新聞專業支援和法律援助,維護新聞從業人員權益。該組織核心成員均為資深新聞職業人士,並致力於促進世界華文媒體的新聞業務交流、法律援助及國際記者證(International Press Card)頒發等工作。

 

七、後記:

 

在鄉間煙火中放鬆——海外華文媒體人的一場“鄉村小灶”

劉夏社長

    《環球評報新聞網》4月6日馬來西亞全媒體中心廣東訊,連日奔波採訪,會議議程緊湊,作為奔走在一線的海外華文媒體人,我們習慣了在快節奏中記錄世界,追逐新聞。但就在昨天傍晚,一場意外的“慢生活插曲”,讓我們在廣東電白的鄉村,收穫了一次別樣的感動與放鬆。

 

    會議一結束,廣東電白區沉香協會的汪會長熱情相邀,帶領我們走進了他位於鄉間的老家。離開會場的嚴肅氛圍,迎面而來的,是田野、綠樹、微風,還有久違的煙火氣。

 

    木瓜就掛在門前的樹上,我們忍不住親手摘下;地頭的小番茄在陽光下紅彤彤地招手,直接採摘,果香四溢;甘蔗清甜爽口,一口咬下,是童年的味道。晚飯更是別有一番風味——自家菜園裡的新鮮蔬菜、地道的農家手藝,還有汪氏家族珍藏的沉香酒。一杯入口,香氣襲人,餘韻綿長。

 


    我們圍坐在院子裡,飯桌上是熱氣騰騰的家常菜,飯桌邊是大家此起彼伏的歡笑聲。在城市節奏與採訪任務之外,這頓晚餐不僅是味蕾的放鬆,更是被滿滿的家人般親情感動!

 

    媒體人的工作節奏往往緊張而高強度,走南闖北、隨時待命。但也正因為如此,每一次“被生活溫柔以待”的瞬間,都顯得格外珍貴。感謝汪會長的款待,也感謝這片土地,給予我們短暫卻真實的鬆弛時刻。

 

    在鄉野之中,感受到的不只是自然的美好,更是人情的溫暖。在電白沉香協會領頭人汪會長老家“開小灶”,讓記錄世界的我們,被這頓鄉村晚飯治癒了。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