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文旅讀報總匯
   
回首頁
分享:

中國大陸國務院重大國策:2025年以前全面復興傳統文化!

  國務院發布通知,強調中國要在2025年前全面復興傳統文化。近日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其中包含重大國家政策「2025年前全面復興傳統文化」,指導透過宣傳、教育來「彰顯中華文化」,當中也提及「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合作」,盼藉此讓中國國內競爭力強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

  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並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更為堅實,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

一、重要任務之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

  《意見》提出: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創新人文交流方式,豐富文化交流內容,不斷提高文化交流水準。支援中華醫藥、中華烹飪、中華武術、中華典籍、中國文物、中國園林、中國節日等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專案走出去。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勵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推進國際漢學交流和中外智庫合作,加強中國出版物國際推廣與傳播,扶持漢學家和海外出版機構翻譯出版中國圖書,通過華僑華人、文化體育名人、各方面出境人員,依託我國駐外機構、中資企業、與我友好合作機構和世界各地的中餐館等,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現就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提出如下意見。

旅讀中華/文旅閩台 欄目相關議題探索

2. 滋養文藝創作

1> 善於從中華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藝術價值與時代特點和要求相結合,運用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進行當代表達,推出一大批底蘊深厚、涵育人心的優秀文藝作品。

2> 科學編制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現實題材、愛國主義題材、青少年題材等專項創作規劃,提高創作生產組織化程度,彰顯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和審美風範。

3> 加強對中華詩詞、音樂舞蹈、書法繪畫、曲藝雜技和歷史文化紀錄片、動畫片、出版物等的扶持。

4> 實施戲曲振興工程,做好戲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優秀傳統劇碼,推進數位化保存和傳播。

5> 實施網路文藝創作傳播計畫,推動網路文學、網路音樂、網路劇、微電影等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6> 實施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中華文化電視傳播工程,組織創作生產一批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具有大眾親和力的動畫片、紀錄片和節目欄目。

7> 大力加強文藝評論,改革完善文藝評獎,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文藝研究評論體系,宣導中華美學精神,推動美學、美德、美文相結合。

1. 保護傳承文化遺產

1> 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搶救保護瀕危文物,實施館藏文物修復計畫,加強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中的文物保護。

2> 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名人故居保護和城市特色風貌管理,實施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做好傳統民居、歷史建築、革命文化紀念地、農業遺產、工業遺產保護工作。

3> 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成為中華文化重要標識。推進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進一步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

4> 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畫。大力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保護傳承方言文化。

5> 開展少數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工作,加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經典文獻的保護和傳播,做好少數民族經典文獻和漢族經典文獻互譯出版工作。

6> 實施中華民族音樂傳承出版工程、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推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整理研究和保護傳承。

風華在線/展演館 欄目相關議題探索

3. 融入生產生活

1> 注重實踐與養成、需求與供給、形式與內容相結合,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各方面。

2> 深入挖掘城市歷史文化價值,提煉精選一批凸顯文化特色的經典性元素和標誌性符號,納入城鎮化建設、城市規劃設計,合理應用於城市雕塑、廣場園林等公共空間,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

3> 挖掘整理傳統建築文化,鼓勵建築設計繼承創新,推進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工作,延續城市文脈。

4> 加強“美麗鄉村”文化建設,發掘和保護一批處處有歷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鎮和村莊。

5> 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涵養企業精神,培育現代企業文化。

6> 實施中華老字型大小保護發展工程,支援一批文化特色濃、品牌信譽高、有市場競爭力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做精做強。

7> 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形成新的節日習俗。加強對傳統曆法、節氣、生肖和飲食、醫藥等的研究闡釋、活態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價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

8> 實施中華節慶禮儀服裝服飾計畫,設計製作展現中華民族獨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裝服飾。

9> 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規劃設計推出一批專題研學旅遊線路,引導遊客在文化旅遊中感知中華文化。

10> 推動休閒生活與傳統文化融合發展,培育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傳統休閒文化。發展傳統體育,搶救瀕危傳統體育專案,把傳統體育專案納入全民健身工程。

4. 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1> 綜合運用報紙、書刊、電台、電視台、互聯網站等各類載體,融通多媒體資源,統籌宣傳、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創新表達方式,大力彰顯中華文化魅力。

2> 實施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工程。充分發揮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群藝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機構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

3> 編纂出版系列文化經典。加強革命文物工作,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做好革命遺址、遺跡、烈士紀念設施的保護和利用。

4> 推動紅色旅遊持續健康發展。深入開展“愛我中華”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重大歷史事件和中華歷史名人紀念活動、國家公祭儀式、烈士紀念日,充分利用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歷史遺跡等,展示愛國主義深刻內涵,培育愛國主義精神。

5> 加強國民禮儀教育。加大對國家重要禮儀的普及教育與宣傳力度,在國家重大節慶活動中體現儀式感、莊重感、榮譽感,彰顯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時代價值,樹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良好形象。

6> 研究提出承接傳統習俗、符合現代文明要求的社會禮儀、服裝服飾、文明用語規範,建立健全各類公共場所和網路公共空間的禮儀、禮節、禮貌規範,推動形成良好的言行舉止和禮讓寬容的社會風尚。

7> 把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體現在社會規範中,與制定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相結合。

8> 弘揚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誠信文化等,開展節儉養德全民行動和學雷鋒志願服務。

9> 廣泛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挖掘和整理家訓、家書文化,用優良的家風家教培育青少年。

10> 挖掘和保護鄉土文化資源,建設新鄉賢文化,培育和扶持鄉村文化骨幹,提升鄉土文化內涵,形成良性鄉村文化生態,讓子孫後代記得住鄉愁。

11> 加強港澳台中華文化普及和交流,積極舉辦以中華文化為主題的青少年夏令營、冬令營以及誦讀和書寫中華經典等交流活動,鼓勵港澳臺藝術家參與國家在海外舉辦的感知中國、中國文化年(節)、歡樂春節等品牌活動,增強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

中華老字號/精品展示館 欄目相關議題探索

5. 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

1> 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創新人文交流方式,豐富文化交流內容,不斷提高文化交流水準。充分運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

2> 支援中華醫藥、中華烹飪、中華武術、中華典籍、中國文物、中國園林、中國節日等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專案走出去。

3> 積極宣傳推介戲曲、民樂、書法、國畫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受魅力。

4> 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勵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5> 探索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方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

6> 推進國際漢學交流和中外智庫合作,加強中國出版物國際推廣與傳播,扶持漢學家和海外出版機構翻譯出版中國圖書,通過華僑華人、文化體育名人、各方面出境人員,依託我國駐外機構、中資企業、與我友好合作機構和世界各地的中餐館等,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

採訪中心/合作夥伴 欄目相關議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