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專稿特稿】華文媒體中國沉香之鄉考察行
來源 :世界華文媒體新聞網 | 記者 :勾芍人 | 時間 :2025-04-10 | 66 瀏覽 : | 分享到:
廣東電白,自古以盛産沉香而聞名天下。據史書記載,早在唐代時,冼夫人之孫馮盎便向唐太宗進獻沉香,遂使電白沉香有“貢香”之譽。一千多年來,曆代電白人傳承著采香、制香、用香的手藝,與“海南沉香”“莞香”齊名,電白沉香共同構成中國三大沉香基地。
千百年來,電白人因沉香而結緣來自五湖四海的香客,沉香也因爲香客的熱愛,深入人們的生活之中。沉香因其稀缺,自古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深受文人雅士喜愛。他們在一縷沉香之中,感受來自天地自然的融合,在嫋嫋香氣中,感知生命如煙,時光如梭,在香雲氤氳中,品味琴棋書畫之外的超然。爲了探尋電白沉香的發展脈絡,應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邀請,世界華文媒體深入電白,開啓了一段追香、品香、悟香的文化之旅。
春光乍現,雷聲初動。2025年3月的尾聲,爲期10天的華文媒體中國沉香之鄉考察行活動在廣東茂名啓動,南中國海之濱的電白,迎來了一場跨越四洲的香之盛會。來自亞洲、歐洲、美洲與非洲的31家華文媒體,40位筆耕不輟的媒體人,穿越時空與地域,齊聚在這片沉香之鄉,只爲一場香的朝聖之旅。


    《世界華文媒體》4月8日華文媒體新聞訊,2025年3月30日,爲期10天的華文媒體中國沉香之鄉考察行活動在廣東茂名啓動。抵達當日的重要環節之一——廣東省電白區沉香協會換屆儀式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華文媒體代表共同見證了沉香産業發展的又一曆史性時刻。儀式上,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宣佈新一屆會長正式就職,由長期深耕沉香行業、深具産業前瞻意識的企業家汪科元先生繼續擔任會長,實現成功連任。

 

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會長汪科元。

 

海南和廣東等重要沉香協會會長見證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換屆。

 

一、香起電白,四海歸心

連任會長汪科元,是廣東電白本地人,現任廣東沉香山沉香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四十餘年來專注於沉香種植、科研、産品開發與市場拓展工作,致力於推動電白沉香品牌化、標準化、國際化發展。他所領導的伽楠香企業在沉香林基地建設、人工結香工藝改進、沉香文化輸出等方面屢有突破,其企業産品多次在國內外展會上獲得獎項,享有“嶺南香才”的美譽。

 

汪科元創辦的沉香山集團産品銷售中心。


在就職發言中,汪科元深情表示:“沉香不僅是一門生意,更是一份傳承千年的文化責任。我將以更加務實的態度和開放的視野,團結協會成員,聯動華文媒體,把電白沉香推向全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沉香的東方魅力。”


廣東電白,自古以盛産沉香而聞名天下。據史書記載,早在唐代時,冼夫人之孫馮盎便向唐太宗進獻沉香,遂使電白沉香有“貢香”之譽。一千多年來,曆代電白人傳承著采香、制香、用香的手藝,與“海南沉香”“莞香”齊名,電白沉香共同構成中國三大沉香基地。


千百年來,電白人因沉香而結緣來自五湖四海的香客,沉香也因爲香客的熱愛,深入人們的生活之中。沉香因其稀缺,自古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深受文人雅士喜愛。他們在一縷沉香之中,感受來自天地自然的融合,在嫋嫋香氣中,感知生命如煙,時光如梭,在香雲氤氳中,品味琴棋書畫之外的超然。


正因爲如此,中國曆代都有採集沉香的傳統。沉香因其結香緩慢、香氣通透而備受皇家貴族青睞。然而野生沉香隨著持續採伐而愈加稀少,聞香、品香、用香的需求卻從未減退。爲應對資源稀缺的困境,自上世紀90年代起,電白香農便開始研究野生沉香樹的人工嫁接技術,並在2010年左右逐步取得突破。這項技術不僅解決了資源緊張問題,且因其結香快、品質高,極大地滿足了廣大香客的需求,進而推動了沉香産業結構的整體革新。


在這場産業變革中,電白人成爲積極的探索者與引領者。從育苗到種植,從采香到理香,再到文創開發與中醫藥融合,電白沉香産業鏈不斷延伸,文化與科技雙輪驅動,使之成爲推動鄉村振興的核心引擎之一。


爲了探尋電白沉香的發展脈絡,應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邀請,世界華文媒體深入電白,開啓了一段追香、品香、悟香的文化之旅。


春光乍現,雷聲初動。2025年3月的尾聲,南中國海之濱的電白,迎來了一場跨越四洲的香之盛會。來自亞洲、歐洲、美洲與非洲的31家華文媒體,40位筆耕不輟的媒體人,穿越時空與地域,齊聚在這片沉香之鄉,隻爲一場香的朝聖之旅。

 

相識、相知、香聚、香緣。汪科元和台灣《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


電白——地處嶺南腹地,年均雷電200餘次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使得沉香林中時有“天火”破枝,造就香中奇品。正是這天地造化的神秘手筆,使得沉香之氣從古至今氤氳不斷,貫穿時空,幽香四溢。


千年之前,唐宋之間,香已揚名。南朝冼夫人廣種沉香樹以貢朝廷,明嘉靖年間更設“貢香香市”于水東港,一船船沉香從海陸絲路駛向大江南北、遠渡重洋。電白沉香,自那時起,便是皇室禦香,是文人墨客的案頭之供,是廟宇僧侶的供香之魂。


如今,電白擁有12萬畝沉香林、7000餘家相關企業、4萬餘從業者,年産值逾40億元,一城之香,振興一域。媒體的鏡頭對準的不僅是沉香樹葉微顫的美麗,更是中華香文化重返世界舞臺的壯麗序章。


“香氣無言,千年猶在。”沉香,是一段曆史的香魂,是一國文化的脈絡,是一次文明對話的香之契機。

 

二、沉香之上,軒轅之靈

四月伊始,沉香山森林公園之巔,一百餘位嘉賓和華文媒體人肅立林下,共祭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這不僅是一次尋根之旅,更是一場香與血脈的靜默對話。


祭典由沉香山集團産業園工廠總經理蔡誠香主持,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餘瑾念主祭詞。香火繚繞,鍾鼓齊鳴,香煙騰空而起,直通蒼穹,仿佛要將千年沉香之氣,送回炎黃之魂的懷抱。黃帝——醫道之宗、文明之祖,其精神穿越歲月,在今日電白沉香的香林間再次蘇醒。


沉香之氣,靜而不喧;黃帝之魂,遠而不離。那一刻,香,是時間的脈搏,是民族的印記,是文化複興的火種。


沉香,因祭典而生厚重之義;沉香林中之風,不再隻是自然的氣息,而成爲中華民族同根同源的見證與精神載體。

 

沉香山集團産業園工廠總經理蔡誠香主持祭典。

 

餘瑾教授念主祭詞。

 

台灣《南華報》社長賴連金博士代表華文媒體致辭。

 

沉香山集團董事長汪科元致祭嘉賓歡迎詞。

 

三、香與智的交響:沉香山大講堂學術盛宴

3月31日,《沉香山大講堂》第四十四期講座在電白隆重開啓。來自醫學、中藥、文化、産業、媒體等領域的專家彙聚一堂,爲沉香産業的發展撥雲見日,指點迷津。


演講專家陣容如同“香界智庫”,星光熠熠:

梅全喜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七臨床學院主任中藥師、博士生導師),主講《嶺南沉香藥用與曆史文化》;

餘瑾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複醫學院),主講《沉香守神態學臨床研究》;

曾慶祝會長(海南省沉香協會),主講《中國沉香貿易投資代表團將首訪中東,掘金中阿4000億美金貿易政策紅利》;

魏建和研究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長、海南分所所長),由劉培衛博士代講《沉香香生活與産業靈魂:沉香藥用與健康價值》;

劉紀青教授(廣東省中藥協會中醫院文化專委會主任、深圳市中醫院藥檢室主任),主講《提升電白沉香的文化價值,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文明》;

廖君(嶺南中醫梁氏流派第四代傳承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講《香遇,高涼文化的千年光芒》;

陸建國會長(中國健康協會健康文化創意專委會),主講《沉香與中藥企業合作》;

于智執行會長(中國健康協會健康文化創意專委會),主講《健康文化與健康品牌》;

辜學敏教授(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藥劑科主任),主講《婦幼應用芳香療》;

汪科元會長(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主講《溯源茂名伽楠香藥用價值,建設世界香都、浪漫電白的展望》;

邵廣興副秘書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脈象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講《沉香灸的現代應用》,並現場診斷指導沉香灸的使用。

 

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監事長王國茂贈送1960年版人民衛生出版社《中藥材手冊》給會長汪科元。該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局主編、記載:中國上好沉香“伽楠香”,名貴道地中藥材溯源原産地茂名。

 

部分演講專家合影。


講座後,媒體人與專家展開深度對話——台灣《南華報》社長賴連金博士、《加拿大和世界報道》總經理趙品成、香港亞洲文旅衛視總編輯孫亞軍與中山大學藥學院楊得坡教授、騰訊雲副總裁羅朝亮,共探沉香國際傳播與品牌建設之道。

 

賴連金博士(右二)和《加拿大和世界報道》總經理趙品成(右一)與專家對話。


賴連金博士在發言中強調,沉香不僅是一種中藥材,更是一種文化符號,沉香文化的推廣將有助於兩岸之間的文化共鳴。趙品成則表示,沉香在加拿大華人圈已成爲高端養生的象徵,有望成爲中醫藥文化“出海”的橋梁之一。孫亞軍總編輯指出,講好沉香故事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充分借助華文媒體力量,深耕海外話語體系。


學術與産業、傳統與現代、科研與文化,在沉香的香氣中交彙融合,共同構建起沉香産業未來發展的藍圖。


在“生態貢香灸”體驗活動中,媒體代表們仰躺在舒適的灸療床上,進行爲時三十分鍾的沉香灸體驗。沉香煙氣伴隨著舒緩的音樂在空氣中緩緩彌散,令人身心逐漸放鬆,進入一場靜謐而深度的沉眠。許多體驗者在音樂和香氣的陪伴中自然入睡,醒來後神清氣爽,倍感沉香的安撫與療愈之力。一位記者分享道:“這不是普通的體驗,是一次身體與自然的深度融合,是現代生活節奏下的一次停泊。”沉香灸,不再隻是傳統療法,更成爲通往內在甯靜的橋梁。

 

四、香海尋蹤:沉香産業考察紀行

沉香的根在土地裏,而香的靈魂則藏在千萬個日複一日的勞作之中。

三組媒體代表以沉香爲線,深入田野林間、企業車間,追尋沉香的種子如何落地生根、如何結出香魂。

第一組:林錦珠帶隊 —— 香從林起,品至心間

林錦珠率隊,首站踏入茂名市電白區溢盛農業專業合作社。副會長楊李嶽親自接待,一行人走進育苗基地,滿眼青翠,一排排沉香幼苗如嬰兒般被細心呵護。他講道:“沉香樹,不是種下就有香,是樹的創傷在風雨雷電中凝結出的靈魂。”

 

楊李嶽向記者展示沉香幼苗。

 

楊李嶽的育苗基地。


透頂綠沉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溫鎮先是“奇楠母樹”的發現者。1998年,溫鎮先開始隨長輩上山采香,探索沉香的奧秘。2000年,在廣東電白沙垌的龍頸嶺,他偶然發現了一棵原生的奇楠小樹苗。爲了保護這棵珍貴的奇楠,他將其移植到家中,並成功栽培下來。這棵樹也被後來的人們稱爲“奇楠母樹”,標誌著沉香栽培上的重要突破。

 

常務副會長溫鎮先。

 

溫鎮先接受記者采訪。


維度奇楠農業有限公司的工藝展示尤爲精美。副會長淩亞賢帶大家參觀雕刻室,一塊塊沉香木被雕刻爲佛像、佩飾,香在刀下成型。媒體人紛紛舉起鏡頭,捕捉那一刻的匠心神韻。

 

副會長淩亞賢展示沉香産品。

 

維度奇楠農業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


魏贊成主持的虎斑棋種植合作社,專注線香與精油。他點燃一束貢香,香煙緩緩升起,空氣中頓時寂靜如水。官茂有的一線香農種養合作社則更偏重科研育種,向媒體展示了一批尚未投産的新品種,“我們做的是明天的香。”他說。

 

魏贊成向媒體展示沉香産品。

 

虎斑棋種植合作社生産車間。

 

茂名市非物質文化遺産沉香項目傳承人官茂有。

 

官茂有說:“我們做的是明天的香。”


第二組:黃德豐帶隊 —— 深林探源,香聚人心

4月2日,世界華文媒體走進電白香農家中,實際感受了電白沉香全産業鏈的發展。

黃德豐,作爲電白沉香協會執行會長,是第二組考察的帶隊者。他曾舍棄外地發展的機會,帶著家人回到家鄉,承包山地、專注沉香種植。他以育苗爲起點,一步步構建屬於自己的沉香全産業鏈。他告訴記者:“沉香是百年事業,做人要像沉香一樣,能耐得住時間的考驗。”如今,他不僅帶動村民共同致富,更希望未來能吸引全球香客來到電白,感受沉香的魅力。黃德豐的峰光奇楠合作社展示了“以樹爲碑,以香記年”的文化理念,一根根沉香木標注著年份與環境,每一塊木頭,都是一段電白的年輪。

 

黃德豐講解結香過程。

 

黃德豐在沉香基地接受記者采訪。


在茂名市森海沉香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劉基勝介紹說,合作社於2017年創立,目前已涵蓋24家香農、55位種植能手,種植面積超過2000畝,種有奇楠沉香樹45萬株,奇楠嫁接育苗基地達100畝,總投資超2000萬元。合作社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模式,形成集種植、生産、加工、銷售、服務爲一體的體系。劉基勝表示:“我們合作社希望在未來,能夠進一步融入到産業發展的格局當中,利用好科技賦能,深挖沉香文化,推動電白沉香産業邁上新的台階。” 社長劉基勝帶著一股樸素自豪:“我們做香,不隻是爲生計,是爲傳承。”

 

茂名市森海沉香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劉基勝。

 

茂名市森海沉香種植專業合作社沉香珠鏈生産車間。


在春龍奇楠沉香種植專業合作社,黃春龍名譽會長帶記者們走入樹林深處,一棵老香樹旁懸掛著雷擊痕跡的照片,“這是大自然親手選中的樹。”他的語氣中飽含敬畏。黃春龍多年深耕沉香育苗領域,致力於與高校開展科研合作。采訪當天,恰逢他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舉行簽約儀式。他介紹道:“希望通過科技力量,讓每一株沉香苗都有溯源記錄,實現標準化、規範化發展。”

 

黃春龍名譽會長向記者介紹合作社育苗基地。

 

記者見證簽約儀式。


舍禦沉香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由黃利福副會長主持,展示了沉香高純度提取裝置和理療産品, 在電白,沉香不僅成就了有雄心有夢想的企業家,也爲普通人打開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門。黃利福的合作夥伴黃發強便是其中之一。他經營著一家沉香佛珠工藝店,專注收售奇楠木與加工批發沉香佛珠。他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熱衷閱讀。他對記者說:“作爲新時代的電白人,我們要讓沉香回歸文化,讓電白沉香在傳統中煥發新的生機。”,實際感受了電白沉香全産業鏈的發展;茂名市四季全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溫清佳副會長展示了沉香茶的製作流程。他端出一壺沉香養生茶,香與茶在記者口中纏繞。茶香夾著微微木意,溫潤如春風入喉,有記者低聲驚歎:“原來香不止於嗅覺,更可入味入心。” 他創辦的公司成立於2020年,專注沉香茶研發與生産。他告訴記者,白木香樹的樹葉亦含珍貴藥性,沉香茶應是沉香文化的重要組成。爲研發高品質沉香茶,他曾走訪全國多個茶葉産地,邀請專家入駐電白研發。如今茶香中具沉香之韻,回甘潤氣。他說:“沉香茶,是電白沉香的延伸,是千年香文化走進現代生活的路徑。”因其對沉香茶的專注,他被評爲廣東省農村鄉土專家,成爲鄉村振興的帶頭人之一。一位記者喃喃道:“這壺茶,是嶺南春天。”

 

黃利福介紹沉香産品。

 

舍禦沉香技術研究有限公司銷售中心。

 

溫清佳副會長和台灣《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交流茶藝。

 

四季全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的多款沉香葉茶。


第三組:林勇帶隊 —— 商脈交融,香行天下

第三組則由林勇帶領,所訪皆爲産業代表人物。

茂名市金香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林勇是“新農人”,以傳統農家堆肥、有機肥爲種植基礎,農家人做農家事。2019年開始直播帶貨,以沉香工藝品、沉香飾品、沉香線香、沉香薰香系列爲專題的直播,2020底發展爲直播團隊,一場沉香直播流量曾達到22.8萬人次。

 

“新農人”林勇。

 

“新農人”的豐收。


在茂楊沉香,王國茂監事長介紹企業如何將傳統種植與現代智能監測系統結合; 在香世堂,高世彬講述從業十餘年的心路曆程:“香,是信仰。”

 

茂楊沉香王國茂監事長。

 

王國茂向記者觀察結香效果。

 

香世堂是三代人打造的沉香品牌,圖爲高世彬董事長。

 

挑選佛珠,香世堂。


釗林鑫精品沉香負責人汪利鋒,作爲協會理事長,主張“沉香要講文化邏輯,不隻是價格邏輯”;賀香閣湯廣志則專注沉香禮品市場開發,他說:“香,是人與人之間最溫和的語言。”

 

汪利鋒主張“沉香要講文化邏輯”。

 

汪利鋒在古法煉制精油車間。

 

賀香閣負責人湯廣志是子承父業。

 

賀香閣産品。


在樹上寶,創始人李木森講解産品生態鏈構建;而在香滔滔,常務副會長汪滔展示了香道培訓課程:“要讓更多年輕人回歸‘靜’的文化。”

 

創始人李木森。

 

樹上寶沉香産品加工車間。

 

香滔滔負責人汪滔。

 

香滔滔的佛珠生産車間。


媒體人一邊聆聽,一邊記錄。沉香的世界深邃靜謐,每一處走訪都如撥開香霧,看見文化的紋理。

 

五、合作與遠望:香之翼欲翔世界

隨著考察行程的深入,世界華文媒體代表不僅見證了沉香産業的厚重曆史和現代活力,更見證了一系列推動電白沉香走向世界的重要時刻。


在沉香山産業基地,舉行了三項意義非凡的合作儀式:

第一項是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授權台灣《南華報》爲“電白沉香台灣總代理”。這一跨海合作標誌著電白沉香文化在兩岸交流中邁出重要一步,也體現了“香通兩岸,文潤中華”的美好願景。

 

台灣《南華報》成爲“電白沉香台灣總代理”。


第二項是CCTV《藝術名家》《藝術傳承》欄目在沉香山産業投資(廣東)有限公司基地舉行“中國沉香文化研習總部基地”授牌儀式。

 

世界華文媒體見證揭牌。


第三項是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與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簽署合作協議,聯合打造兩大線上沉香商城:“沉香世界”(www.agarwoodworld.com,面向中國)與“世界沉香”(www.worldagarwood.com,面向國際)。這不僅是電白沉香首次通過數字化平臺全面鏈接全球香客,也標誌著沉香文化國際傳播戰略邁出關鍵一步。


簽約儀式現場,香煙嫋嫋,氣氛莊重而熱烈。衆多媒體記者紛紛按下快門,記錄這一屬於中國沉香的榮耀時刻。沉香,不僅是香料、藥材,更是文化的化身、交流的媒介、和平的信使。

 

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會長汪科元和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主席吳治歐簽署電子商城合作協議。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理事會媒體見證簽約儀式。

 

六、沉香之韻:歌劇片段演繹與文化餘響

4月2日晚,在沉香山大酒店二樓會議大廳,一場名爲《沉香緣》的原創歌劇片段在舞臺上傾情演出,爲本次“沉香考察行”注入了濃厚的人文色彩。歌劇以電白沉香爲背景,以沉香山爲情境,講述了一段關於香道傳承、親情與信仰交織的感人故事。


世界華文媒體代表齊聚現場,席間香氣輕繞,樂聲起伏婉轉。一位資深編輯表示:“這是一次文化的沉浸式體驗,不隻是視覺與聽覺的享受,更是心靈與香魂的共鳴。”


歌劇片段結束時,掌聲如潮,久久未歇。電白,用一齣舞台演繹,講述了沉香的文化與情感,也啓示著它在新時代的傳承路徑。


4月9日,隨著“華文媒體中國沉香考察行”圓滿落下帷幕,華文媒體人感慨良多,此行不虛。沉香,不再隻是他們新聞中的素材,更成爲心中的牽掛、記憶的香痕。他們將帶著香的故事,回到世界各地,在文字、影像與廣播中講述“世界香都,浪漫電白”的魅力。


電白沉香,源于山林,興于人心,行於世界。

這不僅是一場關於香的旅行,更是一場文化的回響,一次精神的重逢。未來,電白沉香將繼續以香爲媒、以文化爲魂,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一人一棵樹,種植世界華文媒體沉香林。

 

好大一棵沉香樹。

 

《拉斯維加斯新聞報》社長吳治歐、世界華文媒體基金會共同主席張士興在汪科元會長陪同下,訪問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執行會長高健創辦的樂香軒沉香。

 

訪問巾幗英雄冼夫人故居。從左至右:台灣《南華報》社長賴連金博士、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會長汪科元、台灣《人間佛報》社長妙熙法師、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基金會副主席桑大衛、台灣《人間福報》業務發展部總經理陳立夫。

 

機場、火車站接送記者的茂名市電白區沉香協會義工合影。從左至右:林錦珠、黃利福、謝蘭京、陳碧靜、湯廣志、溫清佳、汪滔、蘇曉敏、林勇、廖柏竣、肖增印、李奇威、王國茂。

 

沉香山集團從事本次考察安排接待工作的部分員工合影。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