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分享:

春節特刊

泉州、金門書畫家壬寅年

線上賀年微展

2022年第一個月再過3天迎來了農曆壬寅新年,泉州市威遠樓書畫院、金門縣美術學會、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聯辦"福虎瀚墨香飄兩岸、泉金鄉親喜迎壬寅"泉金兩地書畫家線上賀年微展活動。


以潤墨賀年、福虎獻瑞的形式發揮母鄉泉州古州署地威遠樓設立的金門縣美術學會、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泉州交流聯誼基地"的優勢衝破海峽阻擾,積極持續推動兩岸文化交流。


20202月聯辦″兩岸一家親、祈福武漢丹青情"線上微展起,不斷通過空中情波搭建兩岸藝術家文化新的交流彩虹,以藝為"",以藝戰"",同心祈福祖國早日統一的願望。


泉金兩地書畫家線上賀年微展在短短7天時間徵集到金門書畫家佳作25件和泉州書畫藝術佳作12件,將最短時間彙編這期線上賀年微展,此期賀年微展得到了金門縣原縣長李炷烽先生和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唐敏達老師、總幹事盛菘俊老師,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理事長楊再平先生以及各位藝術家熱情支持,共同以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迎新春、貼春聯的民俗優秀傳統來祝福壬寅"福虎"之意,為泉金兩地百姓書寫新一年吉祥""年的文化氛圍。(/護樓夫 )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復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餵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鬥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鬥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鬥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鬥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


由於中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鬥神總是成雙成對。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鬥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說春聯和鬥神

桃符的傳說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這首詩中寫道:“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詩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總把新桃符換下舊桃符—除舊布新。關於桃符有個美麗的傳說。


很久以前,東海度朔山風景秀麗,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樹巨大無比,枝繁葉茂,曲蟠三千里,結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這樹上的桃子能變成神仙。一個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紅髮綠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鬱壘二兄弟用桃枝打敗鬼怪,並用草繩捆著餵了看山的老虎。從此,兩兄弟的大名令鬼怪為之懼怕,他們死後變為專門懲治惡鬼的神仙。後世人們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兩神仙像掛在自家門兩側,以驅鬼祛邪,這種桃木板被稱作“桃符”。


隨著時代的變化,桃符本身也在變化,以後人們又將兩個神仙的名字寫在桃符上,代替畫像,再後來,又發展到“題桃符”,即將字數相等、結構對稱、意思相應的短詩題寫在桃符上,這就是春聯的前身。


古代的賀年卡


現代社會通行的賀年卡在中國古代已經實行。早在宋代,皇親貴族士大夫的家族與親族之間已使用專門拜年的賀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貼”。它是把梅花箋紙裁成約二寸寬、三寸長的卡片,上面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門上粘一紅紙袋,稱為“門簿”,其上寫著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貼)。拜者投名刺(名貼)於門簿,即表示拜年。其意義與現代賀年卡一樣。

寫春聯

春聯在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掃塵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餘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通常春聯為兩幅直聯,每聯的末字均有平仄聲韻之別。正確的貼法為:平聲貼在左邊,仄聲貼在右邊。


貼窗花

窗花、剪紙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

貼“福”字


福字剪紙

在貼春聯的同時,春節貼“福”字,也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倒貼福字,取其“倒”和“到”的諧音,意為“福到”了。在傳統民俗中確有這種說法,但不是說所有“福”字都要這么貼,尤其是大門板上。

倒貼“福”字主要在兩個地方:一個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於這兩處的東西要從裡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巧用“倒”的諧音字“到”,倒貼福字。用“福至”來抵消“福去”,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另一個地方是在屋內的櫃子上。櫃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櫃子里 。至於大門上的“福”字從來都是正貼。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種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故應正貼。

話年畫

年畫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鬥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鬥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現今中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後發展成掛曆。


置天地桌

天地桌傳說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接神習俗。天地桌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主要為接神使用。


一般無大佛堂之家特別重視,因為平時對佛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要對神佛大酬勞一次。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掛錢、香燭、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偶像大都是臨時性的,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則須到破五、甚至到燈節才焚燒。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於院中。

春節的節日意義

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有著特定的民俗文化內涵,是一種特殊意義的文化資源。而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大節,社會意義尤為巨大。


春節首先代表著溫暖和親情。“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一年不趕,趕三十晚”,這些話道出了春節所負載的厚重歷史積澱,以及春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至聖地位。“回家過年”不僅僅是親人的聚會,也是精神的洗禮與倫理關係的更新。


其次,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心結。舊時北京人過年要吃荸薺,荸薺諧音“必齊”,說的就是新年親人必須齊全。年夜飯是中國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這頓飯無論如何一定要在家裡吃。人們將自己的感情、願望、倫理、信仰都積聚在這一節日上,使春節已經不是簡單的時間點,已經被廣大人民充分價值化,乃至成為一種民族文化象徵與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人們說,有海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蕩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世界的春節。春節首先是個親人的節日、家庭的節日,而人特別是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


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說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時一般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著人間溫暖。這種溫暖同金錢無關,同權力無關,同勢利無關,是骨肉情,闔家歡。


同時,春節還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節日,是團結的節日。不但在親人之間,即使在互不相識“外人”之間,包括在有些隔閡、有些矛盾的人們之間,春節見面時也會客氣一點,會有笑容和寬容。有點理解和關心,一句“恭喜發財”,一句“新春愉快”,誰聽了誰高興。總之,春節是使人和睦相處、歡樂愉快的盛大節日。

【影片】中國農曆春節的來歷和講究

春節傳統習俗

春節是中國及其他東亞文化圈地區的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在中國指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傳統習俗:過年、舞獅、舞龍、年畫、壓歲錢、年夜飯、煙火、爆竹、守歲、鬥神、春聯、燈籠、接財神、祭灶、隔年飯、臘祭。

傳統食物:年糕、春餅、餃子、美珍香、羅漢齋、發粿、髮菜、油角、粿、蓮子、鴿肉、芋頭糕、蘿蔔糕、七彩魚生、糖果、燒酒雞、魚、馬蹄糕。

大陸現代的春節活動:跨年、聯歡晚會(春晚)

傳統習俗、傳承價值

農曆新年傳統習俗多多,年夜飯、行年宵市場、拜年、開年,總之就是要家庭團聚,夠熱鬧和祝福滿溢。可是,現在新冠肺炎肆虐,一來要遵守限聚令,新年活動大多取消;二來疫情下為己為人亦應保持社交距離,農曆新年相信是平靜度過。雖然很多習俗無法如常進行,但腦筋轉一轉,改一改形式,傳統習俗總不會繼傳統文化藝術消失在全面歐美物化經濟「斷鏈」。


堅守傳統的意義。事實上,在各大討論區已見不少網民討論怎樣與家人在網上視頻團年或拜年,例如有人說,約好家人在年三十晚同一時間開啟電腦鏡頭,然後各自開飯,縱然隔了空間,總叫能夠一家齊齊整整,平平安安一起團年!


此外,文化企業亦有措施鼓勵人們派發福袋,向親友送上祝福;餐飲業界也有準備新春美食菜包的外賣,希望在生活蕭條的日子增加生意之餘,讓家人可繼續豐衣足食迎接新年。

為甚麼在疫情肆虐下,人們還要繼續守着這些習俗?這份堅持源於我們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價值,一直以來重視的一家人。


群體文化 建構認同感

一般人在過特殊節日時都會堅守一些傳統習俗,雖然投入程度不一,例如中國春節有富裕家庭會花逾五位數字買來參茸海味製作團年飯,但亦有基層家庭煮火鍋吃頓團年圍爐,重點不在吃甚麼,而是在於一家人一起晚飯,這個希望「家庭完整和諧」信念,就是春節團年飯習俗的背後價值和意義所在。


人們認同這樣的價值和意義,然後就一直傳承和繼續持守下去,即使不同的習俗會因應時代發展而呈現不同的方式,包括簡化、轉化等,但本質不變(背後的價值觀),都能有助形成一種獨特的群體文化。當社會上的個體去參與這種群體「活動」,必然會受其影響,產生文化認同感,從而建構其身分認同,對其所屬群體有歸屬感。

結語與基本訊息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指華夏傳統曆法夏曆的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曆元旦不同),農曆正月初一,又稱農曆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舉行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的慶祝活動。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春節一直都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是親朋好友歡聚的日子,以及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


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是春節得以持存發展的重要要義。現時除了中國、朝鮮半島、越南之外,春節在寮國、緬甸、高棉、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加拿大等地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基本信息

名稱:春節

外文名稱:Spring Festival

別名:陰曆年、農曆新年、農曆年、過年、過大年

農曆日期:正月初一

起源時間:殷商時期

起源事件:祭神祭祖活動

地區:東亞的國家和地區

民族: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

宗教:道教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節日活動:掃塵、守歲、拜年、貼春聯、爆竹、發壓歲錢

節日飲食:臘八粥、年糕、餃子、春卷、元宵

節日意義:一年之始

設定時間:虞舜時期

流行地區:中國、朝鮮、韓國、越南、新加坡

持續時間:4000餘年

習俗定型時期:西漢

其他信息:20065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