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國際輿論場博弈持續,這場國際傳播研討會破題解困!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記者 :王祖敏 | 時間 :2023-10-09 | 195 瀏覽 : | 分享到:


視頻:70秒速看“創新國際傳播 講好中國故事”研討會

>> 連結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訊,一年前的9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國新聞社建社70周年強調,要創新國際傳播話語體系,加快融合發展,提高國際傳播能力,增強報導親和力和實效性。一年來,世界之變仍在加速演進,中國之治錨定新的航向,國際傳播面臨新形勢新特點、擔當新任務新使命。

  9月21日,由中國新聞社主辦、中國新聞網承辦的“創新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政府部門、國內外媒體、高校智庫的各方人士齊聚一堂,為國際傳播理論與實踐創新破局問策。


9月21日,“創新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李霈韻 攝


一、挑戰與機遇:如何做好新時代國際傳播?

  作為主辦方,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在致辭中表示,黨的二十大開啟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座標上,國際傳播工作面臨著很多新挑戰,擔負著更為重要的新使命。他表示,新時代的國際傳播要探索文明敘事,拓寬國際傳播領域;堅持融通中外,增強國際傳播效能;廣交天下朋友,凝聚國際傳播力量。

  研討會上,中央統戰部僑務事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國際形勢動盪不安、充滿挑戰,國際傳播遭遇的“痛點”仍然存在,面臨的國際輿論環境依然嚴峻。進一步提高國際傳播能力,進一步推動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要以時代為畫卷,書寫好中國故事;以世界為舞臺,展示好同心圓故事;以文化為主軸,講述好文明互鑒故事。

  中央網信辦網路傳播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網路國際傳播工作既迎來寶貴機遇,也面臨複雜形勢和艱巨挑戰。做好網路國際傳播要彰顯中國精神內核,探索話語表達創新,推動傳播管道拓展,強化技術應用賦能。

二、博弈與重塑:如何適應國際輿論大變局?

  當前,國際輿論場的格局之變、話語之變、攻守之變在深度演進,面對國際傳播的新形勢新特點,更需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李舫看來,新時代的國際傳播面臨著新規律、新挑戰、新形勢,包括國際傳播數位化、受眾多樣化、互動需求增強、虛假資訊對抗性強化、國際合作重要性愈加凸顯、對技術創新提出更高要求等等。她認為,要明確國際傳播的系統性、複雜性和實踐性,建立全面的資訊收集和分析體系,積極參與國際媒體合作、國際文化交流和國際會議,及時靈活應對國際傳播的動態變化。

  “要正確地看待‘時與勢’,隨著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前所未有,對於國際傳播工作來說,面臨的壓力不小,但機會更多。”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王志教授認為,隨著中國與世界的深入融合,在國際輿論場上,美西方針對中國的議題設置也變得越來越具象,從政治領域滲透到經貿、文化、科技、氣候、民族、宗教等多領域。新時期,精准有效的國際傳播途徑需要“一國一策”的精細化策略,也需要“一題一策”的定制化策略。

  北京大學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程曼麗認為,國際傳播不僅是一種跨越國界的資訊傳播活動,也是國際政治、國際輿論鬥爭的一部分。她表示,目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新興國家崛起,大國博弈加劇,反全球化浪潮抬頭……由此帶來國際關係、國際輿論格局的變化,使國際傳播呈現出新的特點。比如新興國家在國際傳播中崛起、話語權的爭奪成為國際競爭焦點、傳播主體協同聯動形成輿論強勢、新媒體的發展加速輿論格局變化等。

三、對話與互鑒:講好中國故事,從何處破題?

  隨著國際輿論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加之國際傳播進入以互聯網為主平臺的新階段,適應大變局,講好中國故事和全球故事變得尤為迫切。

 


  “我們常說,場合不對,傳播工作可能就無法有效開展。基於文明對話的場景應當是一種什麼樣的積極場景,對於國際傳播工作來說非常重要。”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周慶安認為,文明的有效對話一定要努力構建出共同的歷史場景、共同的發展場景和風險與挑戰場景。在他看來,文明之間的對話可以有衝擊,但不應該有衝突,有差異而非差距,有先行而非先進。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姜飛認為,當國際傳播行至至深、至精、至難處後,生活方式美學的國際傳播或是一種破局對策。他認為,生活方式的美學可以把普通人單純用個體眼光看到的美感,放大為群體生活方式的美學。在由生活方式美學推動的國際傳播中,可以重構國外受眾的感覺、知覺和表像,進而改變群體的認知、態度和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傳播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李沁認為,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依存度加深了,同時矛盾也在加深,在二元性的歷史情境當中,加上數字智慧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推動了整個國際傳播敘事範式的轉向。敘事主體從國家、主流媒體變為國家、媒體、個人和AI,敘事邏輯從文明衝突變成文明互鑒,敘事物件從內外有別變為內外融合。

四、破壁與創新:怎樣提高國際傳播實效?

  創新國際傳播話語體系,提升國際傳播效能,還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更新觀念,破解難題,掌握國際傳播的規律,提高鬥爭的策略和傳播的藝術。

 


  “我們在圍繞一個主題開展國際傳播時,首先需要明確‘為什麼’,達到什麼目的,而且要不斷問‘為什麼’,找到最終目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線上總裁范建平認為,提高國際傳播實效,需要全流程綜合施策,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以終為始,反推全流程各環節的選擇和舉措,並且不斷總結傳播效果,持續反覆運算傳播策略。

  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會長鄭華衛表示,在國際傳播中,漫畫具有語言優勢、傳播優勢、創作優勢。如何用漫畫做好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鄭華衛認為,要站穩自己的立場,展現大國的責任,堅定“四個自信”,引領國際輿論;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進行創新;創新傳播形式,進行全媒體、矩陣式傳播;創新創作方式,可以單兵作戰,也可以團隊作戰。

  國際媒體制作人Justyna Szpakowska(翠花)分享,她接觸中國文化十餘年,有那麼多中國朋友,其實都建立在人和人之間溝通的基礎上。在她看來,中華文化“走出去”,要提高跨文化知識和素養;“走出去”的同時也要“走進來”;提升人文感,加強對生活方式的傳播;把中國品牌出海作為國際傳播的媒介;理解目標受眾和文化語境;讓更多的民眾參與到講好中國故事中來。

  研討會由中國新聞社總編輯張明新主持。會上,多位元國際政要和專家通過視頻方式闡釋了對於講好中國故事的看法。當日,中新社國際傳播實驗室正式成立,該實驗室旨在通過學媒融合、創新協同,彙聚全球傳播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技術應用,追蹤國際傳播領域的新趨勢,推進全媒體時代國際傳播的前沿研究和具體實踐,為提升國際傳播效能、講好中國故事提供技術、人才和平臺支撐。(完)


【編輯:田博群】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