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用閩南文化點亮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來源 :閩南日報 | 記者 :張晗 蘇奕斌 | 時間 :2023-09-23 | 90 瀏覽 : | 分享到:

文化貫通過去、現在與未來;文化跨越山川、平原與海洋。

共同的文化認可,才能產生深厚的情感共鳴。閩南文化是海峽兩岸閩南人共同創造的優秀地域文化,兩岸同胞對閩南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

福建與臺灣、漳州與臺灣,如何從“你來我往、常來常往”的交流,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政協民革、臺盟、台聯委員聯組討論時指出:“血緣相親,文源相同。閩南文化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

 

臺灣無處不閩南,考察臺灣文史,不能不和漳州聯繫在一起

九龍江西溪水滋養下的古城曾是漳州府衙所在地,衙門前這條街如今還叫“臺灣路”。街衢盡頭的古碼頭,無數漳州人從這裡出發,遷居臺灣墾拓,將閩南老家的語言、禮俗、技藝甚至地名帶到臺灣。一個個“小漳州”在對岸形成,十個臺灣人中就有四個祖籍地在漳州。

 

圖/漳州臺灣路

 

兩岸融合,親上加親。剛剛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提出,“發揮泉州、漳州閩南語地區臺胞主要祖籍地優勢,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開展與澎湖融合發展實踐”。這更道出了兩岸同胞“願以閩南文化為支點,推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心聲。

 

胸懷綺夢,執炬迎風。用閩南文化點亮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漳州先行先試,大有可為。

閩南文化的使命感始於“陸”與“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在臺灣海峽,有一道淺灘發端於漳州東山島,經澎湖列島,直抵臺灣。它便是在史前時期多次露出海面的“東山陸橋”,是古時兩岸來往交流的主要通道。考古發現,臺灣源文化文明與福建源文化文明,是以“陸橋”為紐帶進行傳播。

 

東山陸橋”(資料圖片)


而後“東山陸橋”淹沒於海水之下。另一條海上之“路”,在明朝中後期漸漸浮現。一位漳州人漂洋過海,懷著“劈田成市、為子孫計”的壯志,翻開了臺灣墾拓發展的歷史扉頁。

明天啟元年(1621年)八月廿三,東番笨港溪口,13艘海船漸次泊岸,船上走下漳州海澄人顏思齊和他的28個結盟兄弟。他們伐木碎土,構建寮寨,練兵撫番,開荒墾拓。在臺灣的開發史上,顏思齊是公認的“開台王”。直至1661年顏思齊去世後,仍有16個漳州姓氏族譜出現在赴台記錄中。

這座東方島嶼,被漳州人口口相傳,奉若桃源。

清政府統一臺灣後,海禁開放。漳州人東渡臺灣的熱情再次被點燃,數百年裡超過50萬人跨過海峽、登上彼岸,將“閩南風”吹到海峽的對岸。

今時看來,那段墾拓歲月的痕跡從未被撫平。

芝山、圓山、龍溪、柳營、龍江、月港、漳州寮、長泰裡……在臺灣,至少有2000個村落留下漳州人生活的痕跡,嘉南、臺北、台中、高雄、宜蘭地區有168個地名與漳州有關。

異鄉人對故鄉的想念,已點滴濃縮進臺灣往事的字裡行間。

近年來,兩岸在“路”上再跨一步。乘風破浪而來的,是同根同源的情感認同,是兩岸如潮水般不可阻絕的血脈親情。


2006年4月19日,時任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的連戰,攜家人到祖籍地漳州龍海馬崎村祭祖,深情地說:“連家的列祖列宗,爺爺啊,我終於回來了!”鄉親們質樸地說:“歡迎你回家。”

2006年5月21日,平和大溪鎮江寨村江氏宗祠迎來一位老者——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江丙坤。此後十二年間,他多次回到祖籍地漳州。“臺灣有上千萬人的‘根’在漳州,漳台血緣關係割捨不斷”,這是2018年已86歲高齡、臨近生命盡頭的江丙坤,留給後人的叮囑。

“破冰之旅”“和平之旅”所根植的,是血脈中慎終追遠、敬宗睦族的閩南文化基因。

在兩岸民間交流裡,越來越多的人找回了漳州原鄉。

臺灣女孩賴賴受父親委託,憑清朝地址“漳州府平和縣深田爐溪社”找到祖籍地平和,父女倆與福建省賴氏宗親會秘書長賴瀚鐘通電話時熱淚盈眶;

 


臺灣同胞徐宇沛憑藉自己整理出的徐氏祖先線索,找到祖先的家鄉漳浦南浦鄉大坪村,興奮地前往徐氏家廟認祖;

 


臺灣老師陳瑞松憑藉族譜及祖先墓碑上的“龍溪”二字,找到祖籍地薌城,如今“返薌”就職于閩南師範大學;在兩岸融合發展中,漳州堅持以文化人,增進認知認同。

 

兩岸最大的民間基層交流平台海峽論壇已舉辦15屆。一縷高山茶香、一脈關帝忠魂,兩岸遊客紛至、信眾雲來,閩南文化魅力愈發彰顯。

 

圖:第三十二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

 

圖:第九屆海峽兩岸(福建雲霄)開漳聖王文化節


“根系開漳情、福澤兩岸親”,海峽兩岸(福建雲霄)開漳聖王文化節立足打造兩岸文化交流品牌,圍繞閩南文化基本內涵,精心策劃的漳台書畫展、青年音樂會、漢唐服飾秀等活動,一經推出便吸引兩岸眾多青年熱情參與。

 

回憶起最初的苦旅,或徙行陸橋,或船渡東番,披荊斬棘,終不改兩岸骨肉之情。

來時路,歸時途,此情甚篤,漳台相依。

 

閩南文化的感召力,見於“同”與“通”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2300萬臺灣同胞中有近1000萬祖籍在漳州。在“人同根、祖同宗”之外的語境中,漳州與臺灣還有“同”文化的羈絆。


(1) 語同音

祖籍漳州的臺灣歷史學家連橫說:“夫臺灣之語,傳自漳泉,而漳泉之語,傳自中土……”“臺灣之語”即閩南話,是八成臺灣居民的主要方言,“漳州腔”閩南話所占比例最大,約占全島總人數的一半。漳州本土戲劇薌劇隨藝人跨過海峽,吸收了閩南錦歌之韻,在臺灣以“歌仔戲”之名走紅,成為兩岸共生的唯一曲種。

 

布袋木偶戲南宋時興盛於漳州,明末流傳至臺灣後,經過發展演變,引入了更多現代戲中的聲光電效果,朝著霹靂戲、金光戲的方向發展。圖為漳台青少年布袋木偶戲非遺交流活動。


(2) 居同厝

臺灣街市店面前避雨遮陽的走廊“亭仔腳”和漳州的“五腳距”如出一轍。建於清鹹豐年間的臺北士林新街,主持建設者是漳浦籍貢生潘永清,至今仍保持著閩南風貌。遷台弄潮兒蓋“大厝”,多仿“三間起”“五間起”閩南古厝風格,建材取自閩南地區,有“泉州買石、漳州買磚、福州買木”之說。工匠大多從漳泉延聘至臺灣,被稱為“唐山師傅”。

如今,臺灣1600多棟被列入保護範圍的古建築裡,紅磚建築占了一半。

 

漳州嶽口街兩側的“五腳距”(資料圖片)


(3) 民同俗

《東瀛識略》雲:“台民皆徙自閩之漳州、泉州……其起居服食,祀祭婚喪,悉本土風,與內地無甚差異。”臺灣民眾也會唱漳州歌謠“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初四吃到飽”。臺灣民間信仰多傳承自福建,漳州人信仰的關帝、陳元光、保生大帝等,在臺灣均能找到分爐分廟。


(4) 食同味

眾多的歲時節俗,臺灣“規定”的食品和閩南地區相似。如除夕團圓圍爐,吃米圓、肉圓、魚圓寓意闔家團圓。臺灣小吃碗糕、蚵仔煎、手抓面、麻糍等,起源自漳州。臺灣只要有夜市的地方,就會有蚵仔煎攤,而蚵仔煎在漳州已“煎”了數百年。

顏思齊帶至臺灣的閩南文化種子,受一代又一代臺胞呵護,在以血脈、地緣為紐帶的家族村社架構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它曾以書信的形式現身蘭台

漳州市檔案館館藏一封1928年台批台信,是一份金門客商在龍海榜山鎮金源順大寶號購買紅磚、紅瓦等建築材料的清單明細。它是當時金門與龍海貨物往來的佐證,也見證了閩南建築產業的興盛。兩岸之間,貿易頻頻,休戚與共。

 


或以真摯的感情乍現人間

臺灣研究生李姿瑩選擇閩南文化作為研究領域,博士畢業後因參加漳州閩南文化研修營活動而愛上漳州。其後,她入職閩南師範大學並受邀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講解閩南文化,更嫁作詔安媳婦,在漳州“落地生根”。

 

更可以抽象為一種精神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這段歌詞與《臺灣通史》中記載的“我先民冒險而進,篳路藍縷,備極艱辛,以劈田疇,以成都市,為子孫百年大計”之意相契。歌聲從臺灣傳到祖國大陸,激發兩岸人民深層次的精神共鳴,印證了閩南文化所代表的抽象力量能讓兩岸人民“心靈相通”。



 

6月15日,第二十一屆海峽青年論壇之閩台青年鄉建鄉創合作交流論壇啟動。



人和同、心相通,才有意相投。

流傳著最初的故事,不變的是這縷繚繞海峽的鄉音,跨越時空,誦出兩岸同胞心之所向。

海峽淺淺,兩岸在呼喚,碧海在傾聽。

閩南文化的凝聚力在於“容”與“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根在泥裡交纏,枝在空中相攜。漳台之間,閩南文化發揮著包容並蓄的作用。

融,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漳台兩地基於閩南文化之上進行更深層次的交融,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時代命題。



漳州持續舉辦海峽兩岸(漳州)青年交流周活動,促進兩岸青年心靈契合。

 


在13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獨具地方特色的閩南文化,是福建“福”文化的代表之一,以“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為特色,積澱著閩南人深沉的精神追求,是閩南人獨特的精神標識。

在閩南文化背景下,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事實,兩岸文化交流形成的根源性、民族性,是維繫閩台同胞不可隔斷的情結所在。做深做透閩南文化中漳台兩地的“最大公約數”,對深化閩台民間交流交往、促進閩台同胞心靈契合、服務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漳台青年籃球邀請賽在漳州市華陽體育館舉辦

 


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充分發揮閩南文化的凝聚力,用閩南文化點亮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是漳州肩負的重要使命。

(1) 延續閩南文化的傳承度。落實保護要求,留住歷史風貌,築牢生態根基,聚焦活態傳承,推動閩南文化展現強大的生機活力。

(2) 突出閩南文化的通融性。打造海峽兩岸(漳州)宗親文化交流中心網上平臺,持續舉辦關帝文化節、保生大帝文化節、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及尋根謁祖、族譜對接等民間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密切漳台兩地文化交流合作。

(3) 增強閩南文化的認同感。以漳台宗親、鄉親、姻親、民間信仰為紐帶,深入實施“四個交流工程”,紮實開展“同名村·心連心”等精品文化交流活動,讓“兩岸一家親,漳台親上親”的故事更加精彩動人。


百年前,清代漳州人林平侯赴臺灣墾殖,致富返鄉後,在角美主持修建“林氏義莊”,持續辦理賑濟業務116年。林家後代情牽桑梓,在海峽那頭修建了另一座“複刻”林氏義莊的宅邸——臺灣板橋花園,後人又依據板橋花園在廈門修建菽莊花園。如今,以林氏義莊為代表的一系列建築成了兩岸人民血脈相連的歷史見證。

 

林氏義莊


激蕩、迴旋,不離、不棄,是這兩岸的情。

攥緊了最初的夢想,搏動著似箭的歸心,敢拼會贏,去激發閩南文化的力量之和。

悠悠歲月,鐘聲更近,那時風動,此時心動。

聲明:本公眾號轉載其他媒體內容,旨在傳遞更多資訊及用於網路分享,不具有任何商業目的。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請權利人通過後台留言及時告知,我們會儘快妥善處理。


來源:閩南日報,記者 張晗 蘇奕斌

圖文編輯:鄭欣

審核:沈毅玲 吳榮光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