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大廈之門——習近平推動廈門經濟特區開發開放專題
來源 :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責任編輯 | 時間 :2023-01-20 | 138 瀏覽 : | 分享到: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大廈之門】廈門經濟特區40周年特別報導



藍河中國





時政微視頻丨大廈之門——習近平推動廈門經濟特區開發開放



 2020年10月7日,是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40週年紀念日。1980年的這一天,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廈門湖裏地區劃出一塊2.5平方公里的土地,設立經濟特區。廈門,成為中國最早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1985年,國務院批准將廈門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島。這一年的6月,習近平從河北正定赴廈門履新。“1985年,我來到廈門工作,當時是到這裡來擔任副市長,那天正好是我32歲生日。”習近平這樣深情回憶往事。

  作為廈門經濟特區初創時期的領導者、拓荒者、建設者,習近平推動了廈門一系列改革開放探索實踐——

 


  領導編制地方政府中最早的縱跨十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為廈門謀長遠發展之道;參與廈航的組建和初創,為經濟特區對外開放插上翱翔的翅膀;推動稅利分流改革,令陷入發展窘境的老國企煥發新活力;大刀闊斧推行機構改革,在全國率先實行大部委制,簡化企業審批、放權給企業……

  “廈門,寓意‘大廈之門’,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對外開放之門,衷心希望把這個對外開放之門建設得更快些更好些。”1986年6月,習近平在一次講話中這樣說道。

  2017年9月,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看到廈門經濟特區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習近平深情地說:“火紅繁茂的鳳凰木、一飛沖天的白鷺鳥,都是這座城市開拓進取、敢拼會贏精神的象徵”,“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

  中國改革開放已逾四十載,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我們要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總監製丨駱紅秉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張斌

  製片人丨興來 吳璇

  主編丨寧黎黎

  編導丨吳璇 張偉浩

  剪輯丨張偉浩

  資料丨廈門臺 《焦點訪談》

  鳴謝丨蔡松榮 吳永奇




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經濟特區發展紀實



深圳灣畔,南頭半島。昨天與今天在這裏交匯——

東岸蛇口,改革開放的「開山第一炮」猶如驚蟄春雷,經濟特區從這裏啟航;

西岸前海,這個「特區中的特區」,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橋頭堡」。

 

深圳市城區景色(8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靚麗名片。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5個經濟特區相繼建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成就舉世矚目。

「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出水準」——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宣示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濟特區從更高起點上再出發,在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新征程上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再創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書寫新時代的傳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經濟特區改革發展實現新飛躍,深刻昭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10月12日拍攝的深圳前海石。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深圳前海!

走進綠意盎然的前海石公園,在波浪標圖的通道盡頭,矗立著一塊宛如「揚帆啟航」造型、鐫刻有「前海」兩個大字的巨石。

磐石搏浪,風帆高揚。

「這次調研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到在中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

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同志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首次離京考察,第一站來到深圳前海。

前海石旁,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號召,並深情寄語前海:「精耕細作,精雕細琢,一年一個樣,一張白紙,從零開始,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

2018年10月24日,在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來到前海。


深圳前海片區景色(10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昔日灘塗,已是一派勃勃生機:200多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不斷改寫著天際線……

習近平總書記同前海建設者和見證者代表同話滄桑巨變。他指出:實踐證明,改革開放道路是正確的,必須一以貫之、鍥而不捨、再接再厲。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今天的前海,不斷闊步向前。

2013年以來,累計新增註冊企業17.3萬家,企業年增加值增至2288億元,年稅收超428億元,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560項,今年上半年進出口總額逆勢增長21.4%……一個個數字印證著這片熱土的生機活力。

前海,正是新時代經濟特區改革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一次廈門、兩次深圳、兩次珠海、三次海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來到經濟特區考察,始終關心經濟特區的改革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深改委會議等研究部署相關重大發展戰略,多次在關鍵節點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從戰略和全域高度為經濟特區改革發展領航導向。

2018年參加全國兩會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發揮好經濟特區的示範帶動作用,殷殷關切寄託著對經濟特區的深情厚望。

經濟特區,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著不同尋常的分量。

歷史的鏡頭拉回40年前,當時中國正徘徊在「向何處去」的十字路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

1979年,習仲勛等廣東省委負責同志向中央提出在毗鄰港澳的深圳、珠海和重要僑鄉汕頭舉辦出口加工區的建議,得到鄧小平同志大力支持。

在黨中央統籌部署下,1980年8月26日,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成立,經濟特區在中國正式誕生。中國也由此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對外開放畫卷。

1988年,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設立。

改革開放春潮滾滾、勢不可擋,蘊藏在億萬人民中的活力充分釋放,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由此煥然一新。

「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的講話,雋永深刻、高瞻遠矚。

在那次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深圳蓮花山公園,種下一棵高山榕。

矗立有鄧小平同志銅像的深圳蓮花山,是深圳人、也是中國人民心目中改革開放的一座「高峰」;不遠處的仙湖植物園裏,1992年再次來到深圳的鄧小平同志,也種有一棵高山榕。

兩棵高山榕,傳唱著春天的故事,續寫著特區發展傳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劃時代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則劃時代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

以336項重要改革舉措為經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經濟特區也迎來新發展、實現新飛躍。

一個個重要時刻,標註著經濟特區再出發——

2015年4月21日,廣東、福建自貿區同日掛牌成立,前海蛇口、珠海橫琴、廈門等自貿片區迎來新機遇。

2017年7月1日,香港。

在習近平總書記見證下,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吹響了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號角」。

2018年4月13日,海南。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經濟特區新的戰略定位,提出新的歷史使命,並宣佈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貿試驗區。

2019年7月24日,中南海。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改委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承載黨中央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賦予深圳更高的國家使命。

……

在新的更高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賦予經濟特區新的重大使命,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擘畫宏偉藍圖、注入強大動力。

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華秋實。

增長近1.4萬倍!這是40年深圳經濟總量的驚人一躍。從1979年地區生產總值不足2億元,到2019年的2.69萬億元,年均增長21.6%。

「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英國《經濟學人》曾如此評價。

40年來,深圳、珠海、汕頭三大經濟特區地區生產總值占廣東省比重從6.4%提高到30.7%;廈門去年近6000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實現近千倍的跨越,人均GDP首超2萬美元;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的海南,實現跨越式發展,正加速推進自貿區、自貿港建設……

「40年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5個經濟特區不辱使命」,「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就經濟特區的講話,如春風化雨,讓經濟特區再出發的腳步更加堅定有力。

持續引領風氣之先——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謀劃、部署和推動下,不斷開拓創新的經濟特區成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生動寫照

北起羊臺山,南入深圳灣,全長13.7公里的大沙河曾是南山區的臭水河,如今逆襲成了深圳新晉「網紅打卡地」:

沿河而下,水清岸綠、白鷺翻飛;騰訊、中興、大疆等上百家高科技企業匯聚成「創新大道」,串聯起粵海街道、大學城、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等城市「創新名片」……

一條大沙河,一個南山區,正是今天深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老師帶著孩子在深圳福田區的荔枝公園玩耍(9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從當年「殺出一條血路」到「走出一條新路」,肩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新使命的深圳探索實踐,成為推動今天經濟特區步入新發展階段的生動演繹。

一部深圳史,一部特區史,就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億萬人民不斷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境界的實踐明證。

經濟特區改革發展事業取得的成就,是黨中央堅強領導、悉心指導的結果,充分證明瞭無論改什麼、改到哪一步,都要堅持黨的領導,確保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域、協調各方。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濟特區始終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成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生動寫照。

始終秉持改革精神,這是實現經濟特區跨越式發展的根本所在——

「黨的十八大後我考察調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再來這裏,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一定會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2018年,再次來到深圳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如今,在深圳企業登記審批有多快?幾十秒內!

去年9月,深圳市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領取了首張「秒批」企業營業執照。這一局部試點的改革舉措,今年已在全市複製推廣。

曾經,「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令世人矚目;而今,「三天一制度」的深圳新效率,成為經濟特區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註腳。

改註冊資本實繳製為註冊資本認繳制;壓縮90%的社會投資審批事項;敲響全國「農地入市」第一拍……今天的深圳擁有343萬戶登記商事主體,穩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大膽闖、大膽試,經濟特區不斷跑出優化營商環境的「加速度」。

鷺島廈門,早在2015年就率先在自貿試驗區推行「三證合一」改革,隨後廈門經驗推向全國,「三證合一」演進為涉及幾十個部門的「多證合一」。

引入協力廠商評估機構獨立評估、98%的審批服務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近三年新增商事主體年均增長達20%以上……今天的廈門,對標新加坡等國際營商環境一流城市,正以營商環境倒逼改革,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大步向前。

在持續開放中放眼世界,這是經濟特區實現繁榮發展的關鍵——

2015年9月23日,美國西雅圖,波音公司商用飛機製造廠。

正在美國訪問的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回憶往事。

「30年前,我擔任廈門市的常務副市長,分管廈門航空公司,參與了它的組建和它的初創階段。初創階段的廈門航空公司,連帶廈門機場,都是利用國際貸款發展的,當時也就只有幾架飛機……」

廈航的誕生,是中國民用航空體制改革的初步嘗試。對廈門而言,它為經濟特區的對外開放,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如今,廈航機隊規模超過200架、總資產500多億元,成為中國民航唯一連續33年盈利的航空公司,是飛向世界的廈門新名片。

「如今,海風海浪依舊,廈門卻已舊貌換新顏。」2017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並發表演講,向全世界推介這座開放之城:「廈門自古就是通商裕國的口岸,也是開放合作的門戶,正所謂『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

開放,是經濟特區與生俱來的氣質,更是新時代中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必由路徑。更高水準的開放,讓新時代的經濟特區不斷煥發生機活力。

就在國慶前夕,海南自貿港首條洲際航線——洋浦-南太平洋-澳大利亞航線正式開通運營,標誌著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建設開始從「近海」邁入「深藍」時代。

受自貿港建設拉動,今年洋浦港外貿集裝箱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1.5倍;前7個月海南新設外資企業288家,同比增長52.38%……

從經濟特區到自貿試驗區,從先行示範區到海南自貿港,從粵港澳大灣區到共建「一帶一路」……中國正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持續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在更高水準參與國際合作的同時,也與世界共用中國發展紅利。

堅持不懈謀創新,這是經濟特區發展動力不竭的源泉——

與深圳隔海相望,珠海是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又一塊熱土。

在珠海格力智慧裝備研發生產基地,技術領先的六軸工業機械人整裝待發。

「要有志氣和骨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格力電器時,勉勵企業要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企業如此,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這些年,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要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慧、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資訊與生物醫藥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

一項項創新舉措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明確,也為深圳打造創新高地指明了方向。

創新,如今已是深圳市最奪目的光芒。數據印證這座創新之城的騰躍:

2012年,深圳GDP為1.3萬億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8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29萬億元;

2019年,深圳GDP達2.69萬億元,先後超過了新加坡、中國香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7萬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2.6萬億元。

站在更高起點上,向科技創新「無人區」進發,回答好一個個時代之問,是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重中之重」。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經濟特區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面對今年初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運用完善的社區防控體系、優良的硬體保障、創新的科技防控手段,深圳憑藉社會治理優勢形成的抗疫經驗,成為世界衞生組織、《柳葉刀》雜誌向全球推介的典型案例。

財政支出6成以上投向民生、率先實現全部河流消除黑臭、建成「千園之城」、到2022年計劃增加學位21萬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偉大征程上,「一個都不能少」。

海南三亞亞龍灣附近的博後村,山海環抱間有一片美麗花海,遊人如織。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同企業家和農民聊發展、話增收,留下了「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深情囑託。

今天的博後村,村民開民宿,搞旅遊,人均年收入已達2.45萬元,成為海南經濟特區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縮影。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在即,讓人民充分享受到發展成果,經濟特區也必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中創造更大的輝煌。

邁向下一個40年——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路徑,經濟特區更高擎起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

珠江入海,伶仃洋上。一橋飛躍,三地通連,蔚為大觀。

這片海域,曾目睹過180年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如今正見證著國家實現崛起、民族奔向復興的時代盛景。

此時此刻,今天的中國正站在歷史交匯點上,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從未如此之近!

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跨上1萬美元台階,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

「十三五」即將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夢圓在望;伴隨「十四五」大幕開啟,中華民族將踏上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

此時此刻,今天的中國也正處在歷史的重要關口,挑戰前所未有,機遇也前所未有!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逆全球化浪潮疊加世界經濟衰退,國際力量對比正發生近代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中國發展置身複雜多變的環境。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2018年10月23日上午10時許,珠海口岸。習近平總書記宣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大橋建成通車,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說明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

港珠澳大橋通車次日,總工程師蘇權科一大早就登上飛往北京的航班,著手籌備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項目:

「要繼續向前走,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把港珠澳大橋建設成世界一流的數字化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今天的特區,今天的中國,奮進路上,前程無限。

「要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視窗。」

「要成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平臺。」

「要成為改革開放的開拓者。」

「要成為改革開放的實幹家。」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為經濟特區未來發展給出新的戰略定位。

邁向下一個40年,經濟特區將更高舉起改革開放的大旗,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新路徑——

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的日子。

這一天,《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獲立法機構通過,深圳將在全國率先建立個人破產制度。

允許在深註冊的科技企業「同股不同權」,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實施「非違規不幹預」管理模式……一系列新法律法規,賦能深圳在制度探索上繼續「破冰」。

以先行先試、敢闖敢試為「中國之治」貢獻智慧力量,以示範引領跑出面向全球標桿城市的「加速度」。

經濟特區的任務就是改革!著眼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勇擔歷史責任,經濟特區要繼續為全國改革開放當好「先鋒隊」。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佈,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揚帆起航。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稱之為「我國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件大事」。

對標當今世界最高水準開放形態,海南將被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努力在政策和制度體繫上實現重大突破。

「要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成熟一項推出一項,行穩致遠,久久為功。」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託。

自6月方案公佈以來,海南新增企業主體同比增長62%、落戶外資企業增長78%、離島免稅購物新政實施百日來平均每天銷售額億元左右……肩負新使命,今天的海南正活力四射。

邁向下一個40年,經濟特區將繼續在新征程上勇當尖兵,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探索新路徑——

百載商埠,粵東明珠。今日汕頭,重煥活力。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明確要求,加快珠海、汕頭兩個經濟特區發展,把汕頭、湛江作為重要發展極,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

搶抓新機遇,汕頭經濟特區立足「刀刃向內」改革挖掘潛力,經濟步入快速回升通道。今年以來,汕頭頂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經濟下行壓力,前7個月55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84.7%,進度位居廣東全省第一。

邁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尤需攻堅克難、爬坡過坎。

雖是事業單位,卻實行市場化運行模式,不設編製、不定級別、社會化用人;實行「重點項目+前沿探索」雙輪驅動……

聚焦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鵬城實驗室,是深圳市超常規佈局、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的重大部署。即將建成的鵬城雲腦Ⅱ大科學裝置,將面向全國提供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服務。

迎難而上、克難而進,經濟特區將發揮創新資源優勢,為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建設創新型國家搶灘探路。

邁向下一個40年,經濟特區將繼續保持「開拓者、實幹家」的奮鬥姿態,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實踐中走在前列——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改革,永遠需要那麼一股子勁,那麼一種精氣神。

9月10日,2020年華為開發者大會傳來消息:明年華為手機將全面支持國產操作系統——鴻蒙。

為了突破操作系統「卡脖子」的局面,華為再度拿出「過草地、爬雪山」的幹勁。

下定決心大抓自主創新,集中力量解決「卡脖子」問題,狠抓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改革創新者百折不撓的堅韌和勇氣,就是特區精神的內核,穿越時空、一脈相承。

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

從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到第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又站上新起點,朝著全球標桿城市前進。

不到2000平方公里土地、承載著超過2000萬人口,正在「高位過坎」的深圳,能否持續實現要素資源的匯聚和流動,走好未來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這是先行示範區必須作答的一張考卷,將為超大城市破解發展瓶頸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深南大道的「拓荒牛」雕像,承載著特區人埋頭苦幹、頑強奮進的精神特質。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出的號召,力重千鈞、催人奮進。

面向未來,經濟特區重任在肩,又將開始新時代的偉大啟航……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