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鄉村旅遊如何運用養生項目吸金?
來源 :中智科博研究院 | 記者 :小編 | 時間 :2020-04-06 | 423 瀏覽 : | 分享到:


2017/07/18 
來源:中智科博研究院 (<--牽頭)

當下,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養生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融合時下發展迅猛的休閒旅遊,養生旅遊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同時,進入21世紀,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2億,且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齡人口更傾向於養生旅遊。

2014年,《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積極發展休閒度假旅遊,推動形成專業化的老年旅遊服務品牌,並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養生旅遊是醫療旅遊的一個細分行業;2015年《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大力開發休閒度假旅遊產品,鼓勵社會資本大力開發溫泉、滑雪、濱海、海島、山地、養生等休閒度假旅遊產品。

從地域角度來看,以珠三角地域養生市場為主,輻射海外華人及亞洲市場;從年齡角度來看,以中老年人群為主,中年為輔,中老年市場的休閒度假消費數量較大,消費訴求為醫療、延年益壽;從性別角度來看,以女性市場為主,養生保健消費較大,其養生商品的購買力較強;從商務市場看,養生保健消費量大,對養生餐飲消費要求較高;消費者較為注重生態養生場所的檔次規格,消費額較高。

其中,包括養生旅遊在內的一些細分領域還是一片藍海,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消費升級,將煥發新生。據統計,養生旅遊占旅遊交易總規模的1%左右,2015年中國旅遊市場總交易規模為41300億元,養生旅遊的交易規模約為400億元。

到2016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的規模近3萬億元,居全球第一位。預計到2020年,大健康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

那麼,鄉村旅遊開發如何如養生相結合呢?

鄉村旅遊資源的六種養生方式

1、景觀資源——以靜養生

鄉村景觀經過悠久的歷史演變,山、水、生物等風光展現了「天人合一」的精神本質,和諧的景觀通過視覺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靈上受到美的薰陶,產生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進而沉澱浮躁與喧囂,釋放鬱悶與壓抑,調節機體的免疫系統,起到養生、保健、治療的作用。

2、空氣資源——以氣養生

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具有養生功能。現代科學證明,當負氧離子濃度達到4000個/ cm3時,可以滿足人類疾病預防及治療和健康長壽的要求。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可以與其它活動一起,形成特色的養生產品。可將負氧離子與療養保健機構、相關儀器等結合,實現負氧離子對相關疾病的針對性治療。

3、農耕活動——以動養生

「以動養生」是我國古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樸素的養生觀念。三國時的醫學家華陀認為:「動則谷氣易消,血脈流利,病不能生」。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述:「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運動故也」。原始農耕,可讓人們體驗古老農耕文化,感受對天地的敬畏之情;農場租賃,可利用都市人閒暇時間修身養性;科技農場,讓人們在農業科技的魅力中得到養生鍛鍊。

4、人文資源——以和養生

鄉村人文資源包括鄉村文化、民間習俗和傳統節慶等。鄉村人文資源是鄉村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的人與人及與天、地和諧統一的相處方式,展現了鄉村悠久且和諧的整體面貌,是以和養生的基礎。

鄉村的生活習慣、民俗活動以及對自然的敬畏思想等,都是養生的人文資源,讓遊客參與到鄉村豐富多彩的民俗藝術中,或者讓遊客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人,讓鄉村的人文活動陶冶遊客的身心,實現鄉村養生與傳統文化傳承的雙贏。

5、飲食資源——以食養生

飲食是生命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太平聖惠方》中的很多篇章都有關於飲食對健康和疾病產生影響的論述。鄉村的「以食養生」主要體現在時令養生和有機養生兩方面。時令養生指根據季節,注重「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不同養生之法,堅持「不時不食」的理念;有機養生則是指由鄉村提供的綠色、無污染食材構建的養生食品。

6、環境資源——以睡養生

良好的環境有助於人的睡眠,而睡眠與人體健康與否有密切關係。清代李漁說過「養生之訣,當以睡眠為先」,莎士比亞把睡眠稱為「生命宴席」上的「滋補品」。城市睡眠環境和鄉村睡眠環境有很大差異,鄉村中的各種聲音構成了一首美妙的催眠曲,人們更容易養成健康的生物鐘,進入深度睡眠,進而實現「以睡養生」的目的。

鄉村旅遊養生的建設要點

養生項目的建設講究品質和品位,沒有品質非凡的旅遊環境、沒有奇趣自然的體驗項目,很難達到「休閒養生」的目的。想要做出品質和品位來,就要在開發過程中注重多種要素的相互融合:

1、將鄉村與田園融合

農業養生,以鄉村為載體,分為田園、村莊和自然三大板塊。在鄉村這一載體中,應以田園為主,以村莊為次,以自然為補充,做到田園的村莊化和村莊的田園化,將村莊和田園融合成一個整體,特別是將住宅建到田園中不宜耕作的地方,將田園變成住宅的庭院。比如在山嶺梯田種植作物,山頂建房造屋,建設村莊。

2、將自然與藝術貫通

自然與藝術的融合,就是儘可能保持原貌,儘可能減少人為的改造,體現鄉村的自然性。同時,使田園、村莊和自然環境的設計更符合美學規律,符合養生者的審美需求,使其更具有藝術氣息,更有品質。

3、將養生與生產結合

通過農作、農事和農活等方式,在實現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這一目標中,實現養生的目的。因此,在養生的過程中,將生產同時進行下去。將生產與養生融合,才是真正的農業養生,達到養生與農業齊發展的目的。

4、將趣味與勞動結合

要做到生活和勞動的結合。採茶作為勞動,講究的是採茶的速度、數量和質量;而作為生活,則是在保持一定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的基礎上,追求對採茶知識的認識、勞動的鍛鍊、技能的掌握、樂趣的獲得,這便是一種生活化的勞動。因此勞動的場景中要融入生活的元素,如將田園設計成景觀化的田園,將工具設計成玩具式的工具等。

案例賞析

柘園養生農業觀光園位於浙江省西南部的麗水市雲和縣。麗水地區以其優越的生態環境聞名遐邇,被譽為「浙江綠穀」,具有豐富的養生旅遊資源,是養生福地、長壽之鄉。

1、養生資源分析

(1) 生態環境方面

項目所處地段山林環繞,植被覆蓋率高,自然環境良好。氣候涼爽,具有明顯的小氣候特徵。空氣優良率達97.6%,負氧離子平均3000個/cm3 以上,適宜養生旅遊的開展。

(2) 自然資源方面

場地內水資源較為豐富,有若干條溪流貫穿其中,可滿足農業灌溉、休憩養生的需要。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植被有針葉林、闊葉林、竹林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養生產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

(3) 地形地貌方面

山坡地眾多,可依山就勢對其進行改造設計,為各種產業佈局提供良好的用地條件,形成多層次的農業種植,適合多種植物的生長,豐富養生產業的多樣性。

(4) 地方特色文化方面

規劃區域範圍原為佘族村落,具有濃鬱的少數民族特色。佘族傳統的醫藥文化、體育活動等都可成為獨特的養生資源。

(5) 中草藥資源方面

雲和縣蘊藏著豐富的藥用資源,據初步統計有361種,並有較為廣泛的中草藥種植,如食用菌、鐵皮石斛等,有利於建設以中醫藥產業為主題的飲食養生項目。

2、養生項目策劃

如何利用項目所擁有的資源優勢進行養生體系的規劃是本項目的重點,也將會是園區特色性的體現。可通過汲取傳統養生文化、佘族特色文化等養生理念,將其合理地運用到農業觀光園的規劃中,建設相應的養生配套服務體系,形成具有自身優勢的養生項目,增強園區的整體競爭力與吸引力。

3、規劃思路

依託現有山體、水體、林地、耕地等資源,因地制宜,創造怡人、質樸、健康的田園景觀。整體規劃以農業為基礎,以高科生態養生農業產業為主導,形成老年養生游、少年科普游、青年探險游、中年度假游共同發展的旅遊模式,使之集游、居、養、娛等功能於一體,將農業觀光園打造成休閒養生基地、生態高效特色農業基地、地方特色文化傳播視窗。

項目規劃依山就勢,以山、水、文為脈絡,形成六大功能區,即服務管理區、中草藥種植區、高山養生區、佘族風情文化區、濱水休閒區、科普教育體驗區。

4、景觀規劃

園區景觀主體風格自然淳樸、田園氣息濃厚,各功能區的景觀突出以人為本,構建宜游、宜居、宜養的生態環境,注重與生產相結合。

(1) 植物景觀

在現有林地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綠地面積,完善綠地類型,形成「點、線、面」有機結合的園區綠地系統。宜以撫育為主,保持地域性的風景林景觀。同時,在局部林帶開闢具有養生功能的小樹林( 如釋放負離子的松樹林) 。對由於人為因素作用產生的空地進行適當改造提升,合理地種植具有養生功效的植物,如銀杏、紅豆杉、楓香等。

(2) 生產景觀

園區所處地形地貌決定了進行農事活動需要對現有場地進行適當的整治。可隨山就勢開闢梯田,種植農作物,形成具備當地特色的梯田景觀。在中草藥種植區中開闢草藥圃,種植藥用植物,周邊設置養生長廊等,在觀賞藥用植物時通過有關中草藥知識的展示對遊客進行中醫養生知識科普教育宣傳。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