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波特:社會問題不是邊緣議題 (一)
來源 :遠見天下文化 | 記者 :哈佛商業評論 | 時間 :2020-06-30 | 406 瀏覽 : | 分享到:

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

麥可.波特 Michael E. Porter ,馬克.克瑞默 Mark R. Kramer

由於資本主義制度備受抨擊,社會對企業的信任度也減弱,促使政治領袖制定削弱經濟成長的政策,企業界因而陷入了惡性循環。現在,我們必須重新界定企業存在的目的,而關鍵就是再造資本體制,並解放創新與成長的浪潮。

資本主義制度正備受抨擊。近年來,人們愈來愈覺得,企業是社會、環境,以及經濟問題的主要成因。人們普遍認為,企業的成就,是以損害社會大眾利益為代價的。

更糟的是,企業愈是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人們就愈傾向將社會問題歸咎於企業。公眾眼中的企業正當性,已跌至近代史上的最低水準。社會對企業的信任減弱,促使政治領袖制定損害競爭力、削弱經濟成長的政策。企業界陷入了惡性循環。

有很大一部分的問題出在企業本身,它們仍困在一個過時的價值創造模式中,這個模式是近數十年間形成的。企業繼續以狹隘的觀點看待價值創造,汲汲追求泡沫中的最佳短期財務績效,忽略最重要的客戶需求,罔顧攸關企業長期前景對社會的影響。也因為如此,企業忽視了顧客的福祉、攸關產業命脈的自然資源逐漸耗竭、關鍵供應商的生存能力,以至於企業產銷所在社區的經濟困境。企業也因此認為,不斷將業務運作遷往薪資較低的地方,是面對競爭挑戰的永續「解決方案」。

政府與公民社會試著以犧牲企業利益的方式,來處理社會問題,結果往往讓問題變得更嚴重。數十年來,當我們在制定政策時,幾乎都假定經濟效能與社會進步之間,必須折衷取捨。

社會問題不是邊緣議題

企業必須帶頭,修復企業界與社會之間的裂痕。心思縝密的商業與思想領袖明白這一點,而一些新模式不錯的要素也逐漸浮現。但仍缺乏一個可指導我們的整體架構,大多數公司也仍囿於一種「社會責任」心態,視社會問題為邊緣而非核心議題。

解決辦法必須建立在「共享價值」(shared value)這個觀念上,這是指在處理社會的需求與難題時,不但創造經濟價值,也為社會創造價值。企業的業務必須將公司成就,與社會進步重新連結起來。共享價值並非社會責任、慈善事業,甚至也不是永續發展,而是取得經濟成就的新方式。共享價值位於企業運作的核心,而不是邊緣。我們認為,這個觀念能引發新一波的商業思想大變革。

愈來愈多以精明著稱的公司,包括奇異(GE)、Google、IBM、英特爾(Intel)、嬌生(Johnson & Johnson)、雀巢(Nestle)、聯合利華(Unilever)及沃爾瑪(Wal-Mart),已開始重新構想,如何才能對社會與企業表現都有好處,並推行一些重要措施,來創造共享價值。但我們對共享價值所能產生的改革力量,仍只有初步的認識。若要發揮共享價值的力量,領導人與經理人必須發展新的技能與知識,例如,深入了解社會需求和公司生產力的基礎,以及跨越營利與非營利界線,與各方合作的能力。至於政府,則必須學會以適當的方式規範商業活動,鼓勵而非妨礙企業創造共享價值。

資本體制是滿足人類需求、提升效率、創造職位,以及累積財富最強的工具。但由於對資本體制的理解過於狹隘,企業未能充分發揮這個體制的力量,去解決社會上較廣泛的難題。機會一直都在,但都被忽略了。處理當前難題最有效的方法是,讓企業擔任企業的角色,而不是慈善捐贈者。我們該重新認識資本體制了。不僅社會迫切需要重新認識資本體制,顧客、員工及新世代,也正要求企業發揮更大的作用。

企業的目的,必須重新界定為創造共享價值,而不是只追求利潤。這個觀念將推動全球經濟下一波的創新,以及生產力的成長。它並將重塑資本體制,以及這個體制與社會的關係。或許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創造共享價值,這才是我們恢復企業正當性的最佳機會。

超越折衷心態

企業與社會彼此對立的觀念,已經流行太久了。這種對立的部分原因,在於經濟學家把下面這個觀念普及化:企業若要提供社會效益,就必須節制自身的經濟成就。新古典經濟學派認為,要求企業推動社會進步,就像保障安全或雇用殘障者一樣,對企業構成一種約束。根據這派理論,約束一家想盡辦法擴大盈利的公司,必然會增加該公司的成本,降低它的盈利。

另一個會造成公司成本增加的相關概念,是「外部效應」(externality)。企業製造出它們不必承擔的社會代價(如汙染)時,就產生了外部效應。當產生外部效應時,社會必須藉由徵稅、規範及處罰等手段,使企業將此效應「內部化」,而這個觀念會影響政府的政策制定。

這觀念也影響企業本身的策略,致使企業將社會與環境考量排除在經濟考量之外。企業常理所當然地認為,可利用所在的環境來經營業務,並抗拒對自己不利的法規標準。企業界將解決社會問題的工作,交給了政府及非政府組織。企業的社會責任計畫,成了回應外界壓力的措施,主要是為了改善企業聲譽,經營者將此視為一項必要的費用。任何更進一步的作為,都會被許多人視為濫用股東資金。至於政府規範商業活動的方式,則常妨礙創造共享價值。因此,雙方都假定對方會妨礙自己達成目標,並據此假定來採取行動。

共享價值的觀念則截然不同,它承認,界定市場的不僅是一般經濟需求,還有社會需求。這個觀念也承認,社會公害或缺陷往往會讓企業承受內部成本,例如,能源或原料的浪費、代價很高的事故,以及因正規教育不足,而必須提供額外訓練。此外,處理社會公害及束縛,未必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因為企業可藉由應用新的技術、營運和管理方式來創新,提升生產力,並擴充市場。

因此,共享價值並不是個人價值觀的問題,也不是「分享」企業已創造出來的價值,後者是一種再分配手段。共享價值追求的,是擴大經濟與社會總價值。採購上的公平貿易運動,是彰顯這種觀念差異的好例子。公平貿易的目的,是增加貧窮農民的農產品營收比例,方法是以較高的價格,收購他們同樣的產品。這雖然是情操高尚的做法,但基本上,公平貿易是一種再分配的手段,而不是致力擴大相關交易創造的總價值。如果從共享價值的角度出發,行動焦點應是改善種植技術、強化當地供應商及其他組織的群聚,以支援農民,如此才能提升農民的效率、產出、產品品質,以及永續性。如此一來,營收及利潤的規模就可擴大,農民及向他們採購的企業都能受惠。針對象牙海岸可可農的初步研究顯示,公平貿易可提高農民收入10%到20%,而共享價值投資,則可提升農民收入超過300%。實行新採購模式,以及發展出支援的群聚,雖然要耗費一些初始投資及時間,但報酬是所有參與者可共享更大的經濟價值,以及更廣泛的策略利益。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