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波特:共享價值的根源 (二)
來源 :遠見天下文化 | 記者 :哈佛商業評論 | 時間 :2020-06-30 | 352 瀏覽 : | 分享到:

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

麥可.波特 Michael E. Porter ,馬克.克瑞默 Mark R. Kramer

基本上,企業的競爭力,與它所在社區的健康,是緊密相連的。企業需要一個健康的社區,因為健康的社區不僅能創造產品需求,同時還能提供企業關鍵的公共資產,以及有利的經營環境。社區則需要成功的企業,為居民提供就業及創造財富的機會。這種互相倚賴的關係,意味著公共政策如果損害企業生產力及競爭力,必定會弄巧成拙;尤其現在經濟全球化,營運設施及職位可輕易遷移,情況更是如此。有時候,非政府組織及各國政府會忽略了這種關係。

根據狹隘的舊資本主義觀念,企業透過賺錢貢獻社會,因為營利活動支持就業、薪資、採購、投資、稅收。企業的正常運作,就已貢獻了足夠的社會效益。基本上,企業是獨立自足的個體,社會或社區問題超出了企業應考量的合理範圍;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批評企業社會責任這個觀念時,就是持上述觀點,而且他的說法頗具說服力。

近二十年來,企業管理思想深受這個觀點影響。企業誘使消費者不斷購買他們的商品。面對日趨劇烈的競爭,以及來自股東要求短期績效的壓力,企業經理人訴諸一波波的重整、裁員,以及遷移到低成本地區,同時提高財務槓桿,以歸還資本給投資人。結果往往導致產品變成大宗商品、價格競爭、缺少真正的創新、緩慢的有機成長(organic growth,譯注:靠企業本身發展,而非併購所獲得的成長),以及缺乏明顯的競爭優勢。

在這種競爭中,企業的盈利即使成長,企業所在的社區也感受不到什麼好處。相反地,大眾覺得企業的盈利,是以犧牲他們的利益為代價。在這波經濟復甦中,這種感覺尤其強烈,因為雖然企業盈利增加,但對壓低失業率、紓緩地方經濟不景氣,以及紓解企業所承擔的社區服務工作,幾乎毫無幫助。

情況並非一直如此。曾有一段時期,優良企業承擔多種任務,致力滿足員工、社區,以及支援企業的需求。但隨著其他社會組織的出現,企業逐漸卸下這些任務,有時候,是託付給其他組織。人們的投資年期愈來愈短,有關何謂適當投資的想法,也變得愈狹隘。隨著垂直整合的企業愈來愈仰賴外部供應商,外包及產業外移削弱了企業與社區的關係。企業的活動漸漸變得分散在各處,最後,往往就好像跟任何地方都不再有關係。其實,許多公司不再承認有故鄉,它們視自己是「全球型」企業。

這種轉變大大促進了經濟效率。但在過程中,我們錯失了一些極為重要的東西,也就是許多更根本的價值創造機會。策略思考的範圍萎縮了。

策略理論認為,企業若想成功,必須提出獨特的價值主張,滿足目標客戶群的需求。企業的競爭優勢,源自價值鏈的設計;所謂的價值鏈,是指企業設計、生產、銷售、交付商品、支援自家產品或服務的一連串活動。數十年來,商人致力研究企業定位,以及設計與整合營運活動的最佳方法。但企業界忽略了滿足社會基本需求的機會,而且曲解了社會公害與缺陷對價值鏈有何影響。我們的視野太狹窄了。

企業經理人在了解經營環境時,注意力大多只集中在自己所處的產業,或是與自己競爭的產業。這是因為產業結構對企業獲利能力的影響極為重大。但企業所在的環境,對生產力及創新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卻遭到忽略。企業不明白,它們主要業務周邊的廣闊商業環境有多重要。

社會價值通到經濟價值

企業藉著創造社會價值來創造經濟價值,主要有三種方法:重新構想產品與市場、重新定義價值鏈中的生產力、在公司所在地區建立產業支援群聚。它們都是共享價值良性循環的一部分;改善其中一個領域的價值,就可為其他領域創造機會。

共享價值的觀念,重新界定了資本體制。這個觀念更有助於運用企業成就,來推動社會進步。也為企業廣開門路,讓它們得以滿足新需求、提升效率、產生差異及擴大市場。

創造共享價值的能力,同樣適用於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儘管每個國家的機會有些差別。各類產業、各家公司的機會也有顯著不同,但大家都有機會。此外,這種機會的廣泛程度,遠超過人們過去所知(共享價值的概念,是麥可.波特及馬克.克瑞默在〈公司與社會有福同享〉〔“Strategy and Society: 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BR, December 2006;全球繁體中文版同步刊登〕一文中提出探討的)。

方法1:重新構想產品與市場

當前社會的需求既多又大,包括健康照護、更好的居所、改善營養、照顧老人、加強經濟保障,減少損害環境。這些可說是全球經濟中最大的未滿足需求。在企業界,我們花了數十年的時間,學習如何分析及製造需求,卻忽略了最重要的需求。太多公司忘了最基本的問題:我們的產品對顧客有益嗎?又或者,對顧客的顧客有益嗎?

在先進經濟體,滿足社會需要的產品與服務需求,正快速成長。食品公司向來偏重口味及數量,以刺激消費量成長,現在,它們重新聚焦在人們對更好營養的基本需求。英特爾及IBM都設法協助公用事業公司,利用數位智能技術節省用電。富國銀行(Wells Fargo)已推出一系列產品與工具,幫顧客編列預算、管理信貸,以及償還債務。奇異「綠色創想」(Ecomagination)計畫下的產品,在2009年的營收高達180億美元;若是一家獨立的公司,這樣的成績可躋身《財星》雜誌企業排行榜前150位。奇異估計,綠色創想產品營收未來五年的成長率,將是公司整體營收的兩倍。

全新的創新方式正陸續出現,並創造出共享價值,以上只是少數幾個例子。企業創造出的共享價值,將使得社會獲得更大的效益。因為與政府及非營利組織相比,企業的行銷能力往往更強,能更有效地鼓勵消費者,接受那種可創造社會效益的產品與服務,例如,較健康的食品,或是對環保有利的商品。

服務弱勢社區與開發中國家,可帶給企業相同、甚至更好的機會。雖然這些地方的社會需求較已開發國家更迫切,但它們一直未被視為可發展的市場。如今,世人的焦點落在印度、中國,以及日益受到重視的巴西,它們讓企業有機會接觸金字塔底層數十億新顧客;普哈拉(C.K. Prahalad)已經就這點,提出很有說服力的說明。但其實,這些國家一直都有巨大的需求,就像許多開發中國家一樣(編注:參見普哈拉和馬謝卡(R.A. Mashelkar)所撰〈普哈拉的創新境界〉〔“Innovation's Holy Grail,HBR, July 2010;全球繁體中文版同步刊登〕一文)。

先進國家的非傳統社區,也有類似的機會。例如,我們都知道,在美國,服務最不足的市場是城市貧民區,那兒居民高度集中的可觀購買力常遭忽視(見「非營利組織的內城競爭力計畫」〔Initiative for a Competitive Inner City〕相關研究,網址為www.icic.org)。

為低收入及弱勢消費者提供適當的產品,可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而企業也能賺得豐厚的利潤。例如,提供行動銀行服務的低價手機,現正幫助窮人安全地儲蓄,並大大提升小農生產及銷售農產品的能力。在肯亞,伏達豐(Vodafone)的M-PESA行動銀行服務在三年內,就獲得一千萬名顧客的支持,目前處理的資金量,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在印度,湯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為年收入平均兩千美元的農夫,開發了一項充滿希望的每月資訊服務。這項服務每季收費五美元,提供氣候與農產品價格資訊,以及耕作建議。這項服務估計接觸到兩百萬名農夫,初步調查顯示,有超過60%的農夫收入因此改善,有些人收入甚至增加兩倍。隨著資本體制在較貧窮的社區開始順利運作,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的新機會呈指數式增加。

對公司來說,創造這種共享價值的第一步,是找出公司產品包含、或可能包含的所有社會需求、效益與公害。這種機會並非固定不變,而是隨著科技演變、經濟發展,以及社會要務的轉變而不斷改變。持續探索社會需求,可幫助企業發現,在傳統市場推行產品差異化,以及重新定位的新機會,並看出以往忽略的新市場潛力。

企業若想滿足遭忽視的市場需求,往往需要重新設計產品或配銷方式。這種要求,可能觸發同樣適用於傳統市場的重大創新。例如,微型貸款(microfinance)最初是為服務開發中國家遭忽視的融資需求,如今卻在美國快速成長,因為它滿足了遭忽略的重要市場缺口。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