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公務員執行職務,「圖利」與「便民」都是給予人民利益或好處,但圖利之行政行為係屬違法,而便民卻是合法給予人民利益。對此,公務員常囿於觀念不足,深恐觸犯圖利罪以致執行職務畏首畏尾,流竄著「做多錯多、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等觀念,久致失去擔任公務員服務民眾初心。
金門縣政府政風處藉由週週有「廉」、透明施「政」系列活動,形塑公務員「圖利與便民」觀念分際,除去畏首畏尾行政作為,依法行政,勇於任事!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縣府為策進廉能施政、強化公開透明機制,釐清圖利便民界線、提昇施政效能,特舉辦一系列廉政專題活動,今(9/24)首場邀請福建金門地方檢察署洪家原檢察長,講解「圖利與便民」,由楊縣長親自主持,計有縣府暨所屬機關單位各級主管及基層同仁約130人參與。
縣長楊鎮浯於致詞時表示,自上任以來,即不斷強調做事要「真誠」、「實在」,施政要「公開」、「透明」,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有一個「廉」、「能」兼具的縣政團隊,共同為金門鄉親的福祉全力衝刺,更重要的,就是要支持與協助同仁在從事公務時都能無後顧之憂,盡心全力為縣政拼搏。
在本次專題演講中,洪檢察長以國內常見的實務案例,針對圖利罪相關法令之適用對象、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等進行詳細解析,並針對實務上公務同仁易生困惑的態樣重點解說,讓與訓人員收穫滿滿。
關於「圖利」與「便民」,金門地檢署洪家原檢察長表示,都是給予民眾方便的措施,但是前者的行為涉及犯罪,而後者卻是合法的行為,因此,如何清楚的界定這二種截然相反的行為,讓同仁處理公務時能夠有清楚的分際,不會產生自我拘束、消極畏縮的心態,並進而提昇施政效率,是當今政府施政的重要課題。
政風處表示,往往公務員對於職務上之行為,多怕被質疑涉嫌圖利,因此在行使行政裁量權時,時有過份小心或畏事推諉,與現代政府重點強調的「效率」可說有所背馳,因此,如能清楚圖利與便民分際,讓公務員安心執行職務,做好為民服務工作,方能提昇縣府施政效率,同時可讓鄉親在享受便民、利民服務之餘,真正瞭解縣府團隊施政的用心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