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金管處)將於7月31日(週三)上午10時,在中山林遊客中心荳咖啡室舉辦「夏日精靈—栗喉蜂虎」新書發表會。同時邀請撰寫作者李可小姐於會場分享出版成果,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與。
據記載,金門栗喉蜂虎有集體夜棲習性,黃昏夕陽西下時,即分別由各地方飛往掘洞築巢的洞內過夜。農試所、金龜山、后沙一帶樹林,都是牠們集體過夜的地方。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金門位於東亞候鳥遷徙路徑的中心,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讓它成為許多鳥類落腳休息的地方,加上早期戰地的管制開發,保留許多自然棲地環境。金管處表示,金門已有觀察紀錄的鳥種,約有3百餘種,其中以栗喉蜂虎為最受關注的夏候鳥,盛夏之際可見其身影於田野間翻飛,高超的捕食技巧,豔麗的羽色每年吸引多數的民眾、遊客及愛好賞鳥者前來觀賞拍攝,為地區生態旅遊重要鳥類資源明星物種。
金管處指出,本書以栗喉蜂虎的生態為主,介紹栗喉蜂虎的型態、外觀、覓食習性、棲地營巢、求偶、配對繁殖、夜棲及遷徙等各種面貌,讓讀者認識金門特殊的鳥類物種及生態多樣性,透過圖片與文字敘述,提供民眾及賞鳥人士方便閱讀的精美書籍。
金管處說明,金門國家公園近20年來,對於栗喉蜂虎的保育研究投注諸多心力,從91年起委託臺大袁孝維教授研究團隊,對於栗喉蜂虎的營巢地選擇、族群分布、生殖行為及棲地維護等方面進行研究;且於104年利用最新的追蹤器探尋島內活動範圍、遷徙路徑以及解開度冬地點之謎,十餘年來累積許多珍貴的資料。
「夏日精靈--栗喉蜂虎」新書於去(107)年底完成,今透過任職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曾製播鎏金時光,出版本處「是誰在歌唱」鳥音CD,亦曾得過三座廣播金鐘獎的廣播人李可小姐,以文人角度和詩人情懷;加上曾任職金管處的周民雄先生,生前長期紀錄拍攝許多珍貴的栗喉蜂虎圖片;以及結合了袁孝維老師的科學研究資料,撰寫成文付梓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