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金門縣府團隊應邀至廈門拜會訪問,針對每年500噸大陸海漂垃圾,利用工程浮筒試運返大陸的方式進行研討,獲得廈門市委副書記陳秋雄及廈台辦的協助,陳縣長並提出兩岸關稅比照港澳零關稅模式,以促進兩岸經貿交流,並與國台辦副主任鄭柵潔等幹部會面,期望金廈兩岸有更多的交流及合作。國台辦副主任鄭柵潔回應金門需要有確切的長期發展藍圖,針對金門各項需求,感同身受,願意將此次會談帶回研議梳理。

觀察「金廈自貿區」的合作概念,金廈經濟圈這個概念很早就提出過,大陸也曾有過積極回應,從區域經濟來看也有合理性,可形成雙方互補。但短時間內成形恐怕不易,隨著第9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在廈門舉辦,廈門除了本身屬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城市外,也被大陸官方當作重點發展城市,一旦未來金廈經濟圈真的成形規畫,伴隨廈門經濟地位的提升,當然能為金廈經濟合作共榮提供更好的條件。台灣政府政策反而變成最大障礙,金門市場、產業規模與發展潛力,必須要有台灣的政策與經濟資源挹注,才能有更多條件與廈門進行合作。
廈門本就是沿海福建自貿區的重點片區,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近來倡議朝生態發展的新經濟理念,但這在北上廣等傳統經濟大城來說,短時間內很難形成,認為廈門相對具備符合新經濟發展理念的潛力。
觀察未來金廈合作可能,金廈一體化的核心就是推動兩岸經貿深化合作的良好切入點,但這如果沒有雙方共同努力,發展動力自然不足。金廈兩地都很積極,但談到具體合作時,卻仍有很多問題卻難以解決。
據廈門王姓台商表示,舉兩岸政府態度為例,民進黨上台執政之後,雖然沒有表示反對,但態度就像是「你金門要做可以,但我不會幫忙」,這種消極的態度,實際上就是無聲的反對。要推動金廈一體化、發展共同經濟圈的最大障礙,仍在於民進黨政府的政策取向。據西安孫姓台商表示,一帶一路海上絲綢經過金廈,台灣如何妥善應用金廈商圈,搶搭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商機,不但是台商一直企盼,也是金廈共同的期待,時間點若一直錯過,絕對非台灣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