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在韓國留學的我,走進 APEC 2025 現場:從千年古都慶州,看新世代眼中的「文化外交」
來源 :中央社 | 記者 :讀者投稿 | 時間 :2025-11-02 | 5 瀏覽 : | 分享到: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貿合作平台之一,致力於促進區域經濟整合與共同繁榮。2025 年,APEC 第三度由韓國主辦,繼 1991 年首爾、2005 年釜山之後,今年的會場選擇在有「千年古都」美譽的慶州(경주시)舉行,別具歷史與象徵意義。
在這場為期兩天一夜的行程,主辦方安排我們參訪佛國寺、博物館等文化遺產,並事先體驗各國領袖在 APEC 期間的相關行程。目前在韓國留學並被選中參與「APEC 幕後舞台留學生記者團」的學生,我親身走進這座城市,透過參觀佛國寺、國立慶州博物館、慶州會展中心,以及參與音樂綜藝節目《不朽的名曲》慶州 APEC 特輯的特別公演,深刻感受到慶州如何在「過去與現代的交會點」上,讓文化成為最柔軟卻最有力的國際語言。

 

2025 年 APEC 會議主場地。Photo Credit:現場記者 提供


《中央社》10月30日慶州訊,這次的留學生記者團活動,讓我們成為見證者與文化傳遞者。而慶州透過 APEC 2025,也帶給世界一項重要啟示:當歷史與現代交會,「文化」會是跨越國界的共同語言。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貿合作平台之一,致力於促進區域經濟整合與共同繁榮。2025 年,APEC 第三度由韓國主辦,繼 1991 年首爾、2005 年釜山之後,今年的會場選擇在有「千年古都」美譽的慶州(경주시)舉行,別具歷史與象徵意義。

目前就讀於韓國中央大學研究所文化藝術經營學系的我,長期關注國際交流與內容製作。今年 8 月,參加了由韓國 KB 國民銀行與非營利組織 ()밥일꿈(巴比倫之夢)共同主辦的「APEC 幕後舞台國際學生記者團(APEC 백스테이지 유학생 기자단)」活動,並榮幸獲選代表台灣前往慶州。

該計畫招募了 20 名來自 APEC 國家的留學生,有別於主流媒體多會報導的峰會關鍵政策,記者團主辦方希望我們從國際學生的視角,生動展現 APEC 論壇幕後的文化外交和現場準備工作。

 

來自 APEC 會員國的 20 位代表留學生。圖/現場記者 提供


在這場為期兩天一夜的行程,主辦方安排我們參訪佛國寺、博物館等文化遺產,並事先體驗各國領袖在 APEC 期間的相關行程。此外也特別邀請韓國前駐外大使擔任導師,為我們講解外交與新聞寫作,這樣的經歷,讓我對於「文化與國際交流」的連結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透過這篇文章,我將與《換日線》讀者朋友們分享 APEC 2025 下的慶州,以及我的親身見聞。

從「千年古都」到國際經貿論壇

本屆 APEC 以「打造永續明天(Building a Sustainable Tomorrow)」為主題,設定了三大優先領域:

1.連結(Connect):加強亞太地區的實體、制度性及人與人的連結

2.創新(Innovate):推動數位創新,加速永續與包容性成長

3.繁榮(Prosper):透過合作與共同政策,有效應對全球挑戰

除了經貿層面的會談之外,這場會議也讓人們將目光投向慶州本身──這座承載千年歷史的古都,如何成為展現文化外交的重要舞台?

 

目前慶州各處可見與 APEC 相關的宣傳物。圖/現場記者 提供


作為一名來自台灣、目前在韓國留學並被選中參與「APEC 幕後舞台留學生記者團」的學生,我親身走進這座城市,透過參觀佛國寺、國立慶州博物館、慶州會展中心,以及參與音樂綜藝節目《不朽的名曲》慶州 APEC 特輯的特別公演,深刻感受到慶州如何在「過去與現代的交會點」上,讓文化成為最柔軟卻最有力的國際語言。

同時,我也走訪了本次峰會主會場──慶州和白會議中心(HICO)。雖然當時會場仍在整修,尚未開放,但周邊已經布置了大量的 APEC 宣傳裝置與彩旗,彷彿整座城市都因這場即將到來的國際盛會而被點亮。即便尚未進入會場核心,我仍能深刻感受到慶州正用全力向世界展現它的姿態。

慶州,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每年 3、4 月是慶州的櫻花季。圖/Chan008@Shutterstock


慶州之所以有「沒有圍牆的博物館」之稱,是因為它的文化遺產密度之高,幾乎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歷史的脈動。

在佛國寺(불국사),新羅佛教藝術的巔峰,透過多寶塔與釋迦塔展現眼前。這不僅是一處宗教聖地,更是韓國文化精神的象徵,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能透過建築與信仰,理解韓國人心中的價值。

國立慶州博物館(국립경주박물관)則是另一扇認識古都的窗口。館內展出的金冠、陶瓷、佛像,訴說著新羅時期的繁榮與國際交流。從這裡可以看到,慶州曾經就是東亞文明的交流中心地;如今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的舞台,形成了一種歷史的呼應。

音樂、飲食,現代舞台上的「文化外交」

在 APEC 期間,慶州不僅憑藉文化遺產吸引目光,更透過現代舞台詮釋「文化即外交」的理念。

 

《不朽的名曲》APEC 特輯公演舞台。圖/現場記者 提供


我有幸親身參與了韓國 KBS2 電視台的音樂綜藝節目《不朽的名曲》APEC 特輯公演,舞台上不僅有韓流元祖團體,也有新生代偶像與實力派歌手,呈現出跨世代、跨風格的音樂盛宴。從國樂與流行的融合,到嘻哈、抒情、舞曲等多樣形式,展現了韓國文化的多層次樣貌。

更特別的是,現場觀眾除了韓國人,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他們揮舞應援燈、跟著音樂合唱,與表演者形成即時互動。這種超越語言的音樂共鳴,正體現了 APEC 強調的「象徵性、獨創性、記憶與和諧」的文化外交實踐。

此外,在韓式傳統餐廳用餐的經驗,也讓我體會到「餐桌外交」的魅力。這些餐廳正是各國代表所享用的餐宴場地,精緻的韓食不僅僅是味覺享受,更是韓國文化的體現,傳達著待客的誠意與國際交流的溫度。

 

各國領袖曾經享用的傳統韓式餐點。圖/現場記者 提供


2025 APEC in 慶州的啟示

這次的留學生記者團活動,讓我們成為見證者與文化傳遞者。這一舉措本身,正是文化外交的一環,展現韓國希望透過新世代的親身體驗,向國際傳遞他們對此次 APEC 的重視,是一次目標明確、內容有趣,也對年輕族群很具吸引力的企劃。

透過這一趟行程,我深刻感受到,歷史古城也可以是文化外交的舞台。APEC 在此舉行,能夠在推動經濟合作的同時,讓世界看見韓國如何將千年的文化資產,轉化為國際交流的有力語言。

而對台灣來說,這或許也是個值得借鏡的案例。台灣同樣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若能在國際場合中有效結合「歷史文化」與「外交策略」,便能展現更強大的軟實力。

這正是我在慶州此行最深的體悟:文化不是靜止的遺產,而是能幫助形塑全球舞台的動能。慶州透過 APEC 2025 帶給世界重要啟示:當歷史與現代交會,「文化」會是跨越國界的共同語言。

執行、核稿編輯:孫雅為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