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
2024-04-13
2024-04-13
2024-02-28
2024-01-03
2023-12-31
2023-10-25
2023-10-24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09
《上杭縣農業農村局》7月18日上杭縣融媒體中心訊,7月3日至4日,福建農林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三下鄉”實踐小隊的5位師生,踏著紅色土地的印記,走進上杭這片革命老區,為國家級上杭臺灣農民創業園的“兩岸融合密碼”而來。兩天時間裡,他們在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足跡遍佈5鎮,探訪1個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和9家台資企業,揭開了這座“國家級台創園”的神秘面紗。
作為由福建省唯一農業加工類閩台融合產業園升級而來的“明星園區”,上杭台創園如今已是“兩岸農業聯姻”的典範——全縣域覆蓋的版圖上,41家台資企業在此紮根,其中23家專攻農產品加工,6家躋身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行列,妥妥的“實力擔當”!
想知道台商們是如何在這裡“玩轉農業”的?實踐隊總結的四種模式,簡直像打開了兩岸合作的“盲盒”,每一種都藏著驚喜:
拎包入駐式:當“甩手掌櫃”也能賺
“揣著10萬塊,就能當農場主?”在才溪鎮溪北村的臺灣青年拎包創業農業基地,這可不是玩笑!由全國台企聯“打包”投資運營的600多畝農地,正忙著套種臺灣美人椒,預計畝產8000斤、年總產值400萬元的“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
20多位臺灣青年已經搶先“拎包入住”,不僅能靠政策優惠輕鬆貸到啟動資金,還能享受到貸款貼息,簡直是“創業小白”的福音。更妙的是,基地還悄悄給村財收入和農民就業“加了分”,妥妥的“多方共贏”!
部分參與式:各展所長,默契滿分
就像跳雙人舞,你負責旋轉,我負責跳躍——這類台企的合作模式,主打一個“各司其職”。
南陽鎮的擎榮公司裡,台商專心當起“銷售達人”,把芋頭、百香果加工品賣向全國;湖洋鎮的臨山臨水農業科技公司中,臺灣“農技專家”帶來新種子、新技術,讓蔬菜種植多了“臺灣味道”;還有杭梅公司,台商一出手,青梅製品的銷路就寬了不少。
台商的技術和行銷“大招”,配上本地的產業基礎,就像給農業發展按了“快速鍵”,提質增效根本停不下來!
合資全程參與式:把家安在這裡,事業更“對味”
“因為愛上這片土地,所以留下來深耕”——喜咖生物科技公司的台商,用行動詮釋了什麼是“雙向奔赴”。這位資深兩岸貿易人,帶著臺灣生物科技專利和資金,與大陸夥伴一起建起工廠,專心研發生物型麝香貓咖啡。
從工廠選址到生產運營,這位元貿易人全程“線上”,把臺灣的精細化管理和大陸的市場優勢巧妙融合,硬是讓上杭的咖啡香飄進了中高端市場,這波操作太“圈粉”!
獨資模式:紮下根來,把日子過成詩
有的台商,乾脆把“家”搬來了上杭。2019年落戶的大地生機公司,用真空低溫油炸技術把香菇、秀珍菇變成了出口“網紅”,2025年還被推薦衝擊省級農業貿易“優等生”;上杭中興蘭業的熱帶蘭培育園裡,臺灣的花卉種植技藝在這裡開花結果,每一株蘭花都藏著兩岸共通的審美與匠心。
這些台商不僅把事業版圖安在了上杭,連家庭也在此紮根,他們帶來的不只是先進技術,更有農產品加工的健康理念、花卉種植的文化底蘊,讓兩岸的生活美學悄悄“撞了個滿懷”。
兩天的調研裡,實踐隊還發現了不少“隱藏福利”:台方入資超30%就能拿補助、貸款貼息;“同等待遇”政策讓台商辦事更省心;用地審批“綠色通道”,讓項目落地快人一步……這些實打實的惠台政策,難怪讓台商們紛紛點贊!
從果蔬種植到農產品加工,從畜牧養殖到觀光農業,上杭台創園裡的兩岸融合故事,每天都在新鮮上演。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臺灣同胞帶著夢想而來,在這裡把“創業故事”寫成“幸福生活”,讓兩岸農業合作的果實結得更甜、更飽滿!
上杭縣融媒體中心出品供 稿:上杭縣農業農村局
編 輯:吳詩琪 黃嘉儀
編 審:薛曉蘭
監 制:林斯乾
總監製:陳盛華
© 2021 優優一百智慧聯網平台開發授權
中華文旅資訊社 官網:www.youyou100.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