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華文大衆傳播媒體協會會員

綜合快訊
金門尚義機場文化藝廊【陶之初心】柴窯工藝品展
來源 :金門日報 | 記者 :責任編輯 | 時間 :2022-11-18 | 494 瀏覽 : | 分享到:


2022年11月5日《金門日報》專欄作家 邱翌瑄專題,《浯事吾聞》金門尚義機場文化藝廊至11月30日展出【陶之初心】,以烏坵之土說烏坵燈塔的故事。



2020年歲末,新北華梵大學在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土埆拱窯技術」保存者林瑞華老師的帶領下,建造一座全國海拔最高、全國校園唯一的高溫(1400℃)環保柴燒窯。  參與蓋窯的學員在結束後組成「柴窯工班」,陸續完成臺東「池上窯」與新北「金山2號窯」的蓋築。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柴窯工班」在金門尚義機場文化藝廊以「陶之初心」呈現風格多元豐富的陶作,誠摯邀請各界蒞臨觀賞。



參展作者高詠章出身烏坵島,家族守護烏坵燈塔百餘年,他掛記著家鄉的出路「貧瘠的島枯竭的海,當龍蝦黃魚不在,島嶼的人們該何以為濟、化土為陶或許可能」,高詠章採金門紅土和烏坵砂岩與長年研究北海岸砂岩的金山柴窯窯主王春長,實驗土配方並以窯火熔融,帶出《火之烙痕》創作中,臺灣、金門緊密連結的意義。
  金門給予李振盛的海島表徵,是大海中屹立不搖、指引方向的燈塔,以《塔之情懷》為題,將烏坵島、東碇島、北碇島的形體解構,重組為茶道具,傳達默默付出、光明璀璨的意義。


任教於華梵大學的吳姿瑩,以多年蒐集、製作的骨骼標本為藍本,在家鄉花東縱谷原土的《摶泥化陶》中,分享生命消逝、血肉消融,自然之美卻仍無處不在的感動,感嘆蓋亞的力量,也看到生命的謙卑。

不同於生命的原始野性,徐婉瑜的《花燦蝶媚》則以造型和質感傳達柔美細膩的氣質與思想,她說:「線條是自由的呼吸;觸感是記憶的重現。視覺所見的有『形』之器,表達的是超於『形』所宥限的感官世界。期望從『看』與『見』的肉體機能運動走向靈魂與內心世界的表現,探索美感與意識世界的一切。」深山裡的農夫黃玉霞長年與泥土為伍,卻因認識窯火質變成陶的過程而醉心不已,既能獨樂樂,也能眾樂樂。

「陶之初心」的6位創作者王春長、徐婉瑜、吳姿瑩、李振盛、高詠章、黃玉霞敬邀金門鄉親與海內外遊客蒞臨機場文化藝廊觀賞。




「陶之初心」創作陶藝展

#展覽時間:10/1-11/30

#展覽地點:尚義機場文化藝廊


文化局周祥敏科長前往尚義機場文化藝廊觀賞「陶之初心」創作陶藝展,並與藝術家高詠章老師進行展覽交流與探討。




《匠藝人物》燈塔守護家族後代-高詠章用文化永續烏坵精神


高詠章

祖籍:金門縣烏坵鄉;往返三個地居,台北市文山區、金門縣金沙鎮、金門縣烏坵鄉;業歷於逢甲大學文物普查專業人才培育學程;經歷於文化部「留住鄉愁-「烏坵媽」文化路徑與扶持復興計劃主持人。




走過143年的烏坵燈塔,有位「末代燈塔守」為它奉獻42載青春


烏坵高家是中華文化內罕見的守燈家族,一百五十年的守燈歷史尚為劃下句點,西元1951年因戰爭因素,烏坵燈塔雖不再點燈,但守燈任務續傳,守燈人擔負燈塔外觀保養、上漆任務,1959年由高詠章父親高金振接任,及至2001年退休,高金振以「守燈人」之名,至到壽終前一刻都在乎著烏坵燈塔在海圖航線的復職,這也讓其後輩更堅定推動「烏坵燈塔復燈」,一了父親遺願。



用生命守護42載,高金振的「燈塔守」人生


一生守護烏坵燈塔的「末代燈塔守」高金振10年前過世,其次子高詠章說,爸爸曾說「燈要好好保管、將來可以使用」。燈塔在7月23日重新發光,高詠章感佩爸爸堅持守護,也更想念他。


烏坵鄉高、蔡兩家守護烏坵燈塔近130年,其中「末代燈塔守」高金振在1959年到2001年看守燈塔,連同他的父親高瑞翁的45年,父子兩人守護著烏坵燈塔87年;加上祖父高珍和外祖父蔡土球的燈塔歲月,高家與蔡家兩家各三代壯丁,畢生都奉獻給烏坵燈塔。




1954年因戰略需求,烏坵燈塔吹起熄燈號;但燈塔的油漆及保養工作持續進行。


高金振的次子高詠章回憶說,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中畢業,常跟著爸爸到燈塔工作,在他的印象裡,高金振是個十分盡責的燈塔守;高詠章說,爸爸十分在意自己的工作,深怕有所遺漏,只要一值班就會全身上緊發條,觀察遠方船隻,看風向、潮汐,像幾點幾分什麼方向有船隻等資料,都會完整記錄下來。


烏坵燈塔停燈後,燈具一直放在高詠章舅舅蔡清雲家裡。高詠章說,爸爸常帶著他們幾個兄弟姊妹去保養擦拭燈具,告訴他們,「燈要好好保管,將來可以使用」。高詠章說,燈具一直保持著堪用狀態,後來送回關務署海務處保管後,好像就下落不明了。如今烏坵燈塔將再次發亮,高詠章佩服父親的高瞻遠矚,覺得很開心,「但也更想念爸爸」。


2021年高金振的小兒子高詠章申請文化部-文化村村落補助-南門里天后宮-留住鄉愁:「烏坵媽」文化路徑探尋與扶持復興計畫,嘗試用文化體驗、文化書裡的方式,讓金門本島的媽祖文化信仰,可以復興起烏坵媽祖的文化體驗,進而讓烏坵的常民文化及燈塔島的故事,讓更多國人認識烏坵這座外島中的離島。


高詠章曾回憶兒時的烏坵,無水無電是常態,小坵的高家奶奶跟大坵高奶奶是好姐妹,晚年相約作伴,同居一室,冬天的烏坵是極寒的,雖說古老的烏坵閩中建築法冬暖夏涼,但是風一大還是會透風,身為孫子的他就要去幫奶奶們暖腳,那時他常一起幫兩位老人家暖被暖腳,這時奶奶們就會用閩中話(媽祖話),開始說起戰前的故事,那時候的烏坵,與大陸之間沒有國界,你來我往,物資充足,彷彿世外桃源。那時他年紀小,只把這一切當作是故事聽,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長,他才發現兒時以為的床邊故事,其實都是烏坵的歷史、烏坵的常民記憶。


高詠章看著自己與父親合照的第一照片說「烏坵以前可以說是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而烏坵特有地方方言-莆仙話!全中華民國只有烏坵有。」高詠章接著分享:現在應該很少人知道台灣有烏坵這座島嶼,而且應該更沒有人知道烏坵鄉是金門縣政府所代管。烏坵鄉由金門縣政府代管,大家第一直覺,就會覺得要去烏坵就直接從金門來回更近,但就是這麼奇怪,以前烏坵人要去金門本島辦事情或是讀書,必需先到台中港,再搭車到高雄港,再從高雄港搭船,才可以到金門本島,時到今日有變快一點,就是到台中港後,搭車到台中機場,搭飛機來金門本島,但是交通的不便利還是有的。


烏坵島歷史與地方的文理,是非常如此的深厚。烏坵的歷史有多深厚,目前文字記載不可考,但是烏坵島上常會挖到宋代、明代的的瓷器殘片。明代時期,烏坵本身就是福建東航琉球航路的指標,十七世紀以降,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海圖也都有標示烏坵或標示為Ockseu或Ouckouw等。


另外烏坵是香港到寧坡、上海航線必經,因此同治十一年(1872),英籍工程師韓得善(David Marr Henderso)設計,在大邱嶼興建了烏坵燈塔,同治十三年(1874)完工,為當時島上最大的地標,當時烏坵人都稱燈塔為「番仔樓」,到目前島上最大的地標依然是烏坵燈塔。


高詠章分享:「因為是軍事島的關係,烏坵目前住在島上的島民不多,只剩下十來戶,大部分的居民為了生計與孩子教養問題,還是選擇配合政府政策,至金門或台灣本島移居,只有每年要『打紫菜』、『收紫菜』或是相關祭典活動才回來。」



「烏坵野生紫菜」是烏坵僅存名產。烏坵居民每年農曆八月間,會將螺殼燒成灰,撒佈岸邊岩石。經海水浸蟄後,紫菜自然附苗,經過潔淨冷澈的海水,長達數月的滋養,至翌年三月便行採摘,再經洗滌、曝曬後,即能製成美味可口的野生烏坵紫菜,而烏坵紫菜田更是烏坵過去歷史的產物,最早烏坵的紫菜田,是屬於湄洲媽祖的廟產,當時要到烏坵島採紫菜,是要抽到湄洲媽祖廟的籤,並且要回繳一定的量數回饋給媽祖廟,從中間可以想像當時烏坵島上的烏坵媽祖與湄洲媽祖之間的往來熱絡。


另外烏坵分為大坵村(嶼)與小坵村(嶼),兩座村都有媽祖廟,小坵村的天上聖母廟於明清時期自湄洲天后宮分香而來,光緒年間曾修建過;大坵天上聖母廟最特別,媽祖的神像是「軟身」神像,有關節,四肢還可以活動,因為位處戰地,外牆還塗成迷彩。你有見過迷彩的神廟嗎?而且還是媽祖廟喔!高詠章的話語,值得讓人思考地方文化或許就是翻轉地方的寶藏。





  特約網購 > 台灣蝦皮購物商城 
本期廣告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