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
2024-04-13
2024-04-13
2024-02-28
2024-01-03
2023-12-31
2023-10-25
2023-10-24
2023-10-10
2023-10-10
2023-10-09
【作者楊再平/金門論壇】
「海峽兩岸婚慶產業項目合作簽約儀式」於2019年2月26日在福州舉行,高雄市婚慶協會與福建省婚慶行業協會共同簽署《聯合推動高雄愛情產業鏈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為共同推動婚慶營銷活動、建立市場資源共享機制、推動產業鏈奠定基礎。此舉被認為是高雄市長韓國瑜在推動其政策「愛情產業鏈」的一大成功。並已成立「幸福城市旅拍聯盟」,在兩岸多個城市景區建立旅拍產業基地,形成多城互動,共同推動兩岸旅拍產業的發展。簽約各方還將推出「兩岸戀愛巴士青年聯誼」、「兩岸婚宴大賽」、「2019兩岸婚禮策劃師大賽」等活動。今後閩台婚慶行業將進行深度全面的合作,致力於推動兩岸婚慶文化、產業融合、創新等多個方向的發展,實現共創雙贏的新局面。
相對於福建省與高雄的合作,我認為,金門與廈門、漳州、泉州閩南三角洲城市,只有一水之隔,小三通往來便捷、即使赴台灣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城市都有便捷飛機航班,且都以閩南文化為核心,有五緣之親,地緣近、俗緣同,方便發展兩岸婚慶文化交流與合作,更進一步發展成「兩岸婚慶文創產業」,建構以「閩南文創」和「愛情文創」為精神核心的「兩岸閩南文化旅遊圈愛情產業鏈」。
此「兩岸閩南文化旅遊圈愛情產業鏈」,包括「愛情文創」與「婚慶文創」產業,如: 婚禮策劃師、情侶浪漫旅遊、訂婚喜餅糕點、求婚創意規劃、婚宴辦桌、禮車租借、囍花、喜帖設計印製、婚俗專業媒妁、花帔、婚飾品、婚紗、攝影、新娘祕書,婚慶儀式司儀和主持人、結婚闖關鬧洞房活動設計、迎新娘傳統禮俗引導、旅拍、浪漫微電影、蜜月旅行、結婚紀念日分享、婚慶酒、愛情酒、愛情紀念物及婚慶特產等,特別金門有獨特的「子婿燈」祭祖及象徵恩愛的「鴛鴦馬」文化以及馳名國際白酒界的「金門高粱酒」囍酒,更是獨特經典體驗,不同於台灣的婚慶文化。
尤其金門連續榮獲台灣幸福城市票選第一名,不僅與廈門一樣都是知名觀光景點,近年更積極打造成新人婚紗拍攝與蜜月旅遊的浪漫海島!擁有1600年的歷史,曾經是戰地最前線!有著豐厚的人文古跡、戰地遺跡、閩南建築聚落、僑鄉文化、美麗沙灘及充滿樸實、獨特的金門風尚,更是婚紗拍攝的好去處。
金門縣政府這兩年都會策辦結婚主題旅遊推廣,如「金囍假期」,就是結合金門婚慶文化及金門浪漫婚紗拍攝旅遊,邀請海內外及兩岸符合法令結婚年齡的未婚新人來金門參加集團婚禮及囍宴,並讓每對新人、情侶們,透過金門愛之旅,享受浪漫,愛上金門、留下愛的見證。這就是打造金門成為愛情浪漫旅遊勝地的努力,未來更可延伸閩南文化與金門民俗文化中的婚慶文化,與對岸旅遊城市廈門等合作,建構「兩岸閩南文化愛情產業鏈」策略聯盟,相信更能創造雙贏,並創造「金廈旅遊圈」吸引亮點。
「2019年金廈澎旅遊節-金榜題名‧趣研學」於日前在金門中山林乳山遊客中心舉行啟業式,近200名來自大陸的年輕學子們熱情參與,以「研學+旅遊」模式,於旅遊中學習課程、了解文化與體驗生活,感受真正屬於金門和澎湖不同離島的內涵與底蘊。另外,這種「金廈澎旅遊合作」模式,實為延伸擴大金廈區域整合,嘗試推動打造「金廈澎旅遊圈」市場的努力之一。
筆者在1997年的碩士論文曾分析: 「旅遊圈」的概念,是一種旅遊流在特定區域內流動和互動的現象和關係。「金廈旅遊圈」的區域旅遊合作發展模式,應該是一種平等互惠、優勢互補、合作互贏的空間關係,應互為旅遊目的地和客源地,從初級的單一合作類型,向高度整合系統發展,進而實現金廈區域旅遊一體化的理想,並能兼顧各自發展主體性優勢,以確保金廈區域旅遊合作的永續發展。金門和廈門的旅遊合作,就兩岸之間的相對區位而言,應該定位為是一種互為「核心—邊緣」的結構關係,透過兩地旅遊要素(如產品、設施、人力、資金、管理、信息等)的相互流動和相互空間擴散演化。
因此,金廈兩門若能以「金廈旅遊圈」品牌的共同市場,為互利共生基礎平台,往東,就可區域整合延伸結合成「廈金澎旅遊圈」,開拓東來的台客或國際客源市場;向西,就可區域整合結合閩西南,閩南黃金三角至海西沿線,甚至全國各地,開拓西來的陸客及國際客源市場。這也是金門在兩岸觀光旅遊發展中,過去、現在及未來,必走的一條策略整合之路;其他就是觀光旅遊資源的規劃開拓與服務整合,以及相關旅遊產品的組合與行銷、兩岸政府部門、旅遊企業與第三部門的平台整合等創新與優化問題。
果然,2004年9月24日大陸福建省副省長王美香正式開放福建居民赴金門遊,並於12月7日開放首團以「第八款」的旅遊名義申請入金門旅遊。金廈旅遊圈逐漸成形!
金廈旅遊合作發展至2007年5月8日,廈門市旅遊局長郭恒明,率團小三通到金門考察及座談,為開放福建居民遊澎湖暖身,期盼廈門、金門和澎湖三地旅遊綑綁營銷,共同打造「海峽旅遊」的亮點。
筆者當時於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任職總幹事,就曾呼應這個訴求,並建議應成立「金廈澎旅行業聯合或聯誼會」組織,共同研究協商,惜當時未能完成。但感謝2009年,時任廈門旅遊局副局陽方根邀請筆者,擔任在上海舉辦的《廈門金門澎湖(上海)旅遊推介會》金門遊代表推介人,是首次嘗試建立整合廈金澎旅遊資源,共同推廣行銷的模式初探。
後續幾年,在金門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工作期間,也曾多次隨廈門旅遊局邀請,到很多地方參與,以「廈金澎旅遊聯合推介會」為名的旅遊行銷推廣活動。面對區域整合趨勢,建議未來可再持續努力深化「廈金澎旅遊圈」旅遊部門或組織的合作機制平台,建立更多具體可行的發展共識及產品組合。
這次金廈旅行業聯合推動「2019年金廈澎旅遊節-金榜題名‧趣研學」期間,欣聞金門縣府觀光處表示,為因應大陸這種「研學+旅遊」趨勢,已積極推動各項親子旅遊之環境與體驗課程,未來亦爭取作為「兩岸研學旅遊」的基地,讓旅遊型態多采多姿。這種因應市場需求的定位嘗試、產品組合和服務調整以及強化思維,是值得支持與肯定的。
其實,大陸所謂「研學旅行」,就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或以「動手做、做中學」的形式,共同體驗。活動目的是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這種「研學旅行」,可說繼承和發展了中華傳統的「遊學觀」,也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藉以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其實,其許多規劃精神,與台灣以往推動過的、廣受青年歡迎的「救國團」營隊,頗為相通相近。日韓等國對推動「研學旅遊」,也行之有年且挺盛行,視為「實踐教育」的一環。
基此,若以金門結合金門國家公園的自然、人文、戰地等資源特色,更區域整合延伸結合澎湖的海洋娛樂,不僅可以發展為「兩岸研學旅行」基地,更可以朝向「世界級研學旅行基地」邁進努力;未來將可成為「金廈旅遊圈」,乃至「金廈澎旅遊圈」的共同亮點產品組合與旅遊品牌之一。
(作者楊再平/現任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理事長)
© 2021 優優一百智慧聯網平台開發授權
中華文旅資訊社 官網:www.youyou100.online